面对小西飞近乎哀求的询问,夏华爽然一笑道:“小西领主、宗岛主还有松浦城主他们,对本官的人品和信誉就这么不放心吗?况且,本官的背后还站着大明皇帝,我大明皇帝可是九五之尊、真命天子,金口玉言、天地为证,岂会出尔反尔?”
小西飞稍微感到了安心,但还是忐忑惶恐。
夏华笑着伸手拍拍小西飞的肩膀:“既要赢天下,岂能失信于天下?小西领主、宗岛主还有松浦城主,他们跟我大明合作的诚意,以及他们对我大明皇帝的忠心,都是非常难得的,也是经过事实考验的,我大明如果对他们言而无信,还如何树立榜样、招揽人心?”
小西飞轻轻地松了口气,点点头。
夏华意味深长地道:“我知道你心里还有疑虑,但我现在有必要对你说谎吗?你们都已成为我大明王师的瓮中之鳖,我如果打算食言而肥,现在完全可对你们图穷匕见。”
小西飞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顿时,他更加放下心来了。
“夏大人见笑了,”小西飞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地道,“我们当然相信大明皇帝和大人您的信誉,只是…情况突发,我们难免有点胡思乱想、庸人自扰,那个…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做。”夏华摆摆手,“我是不会要你们的命或吃掉你们的军队的,你们安安心心地等着我的指示就行了。”
“好,好…”小西飞连连点头。
被明军困在高丽境内和对马岛上的倭军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顽固死硬的敌人,比如丰臣秀次、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二是明军的“友军”和“盟军”,比如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小西行长是投靠了明朝、投靠了夏华的,是投靠者,岛津义弘没有投靠,他是把明朝、夏华视为合作对象,是合作者——三是可被明军威逼利诱、拉拢过来的人。对此三者,一棍子打死肯定不妥,要分类对待。
像丰臣秀次、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敌人,没话说,毫不留情地消灭掉;
像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投靠者和合作者,自然要放过,不能消灭了他们,如果消灭他们,一来,会让人寒心,还如何威逼利诱更多的倭人投靠、合作?攻打倭国本土,怎么打最划算?当然是以夷制夷、以倭制倭了,毕竟倭国有一千多万人呢,总不能都杀了吧?全用华夏人管理的话,成本又太高了,扶植儿皇帝方为上策;二来,不利于把倭国内部搅得大乱。倭国是个军阀联盟,丰臣秀吉是最强的一个,因为他最强,所以他才能压制住倭国别的大名军阀,他的嫡系实力必须大损,像小西行长、岛津义弘这种不服从他的大名才可以趁势而起,如果把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大名也都除掉了,还如何搅乱倭国天下?倭国的大名必须越多越好,最好有几百个,同时把最强的那个解决掉,这样,倭国就能彻彻底底地重回战国时代、全国分裂得一盘散沙;
对可被威逼利诱、拉拢过来的人,要加以拉拢和充分利用。
小西行长、宗义智、松浦镇信派过来密使后,很快,岛津义弘也派来密使,也向夏华表达自己的忧虑和质疑,也从夏华这里得到了让他安心的回复和保证。
接着派来密使的是倭军第十二军团指挥官长宗我部元亲,当初的碧蹄馆之战中,他的家臣久武亲直被明军俘虏继而迅速变节向夏华投降,夏华接受了他的投降并要求他回去游说长宗我部元亲投靠明朝。久武亲直十分卖力地执行了夏华的命令,在他持续半年多的劝说下,长宗我部元亲终于动摇了,眼下,眼看着自己和自己从老家带来的子弟兵要尽皆覆灭在高丽,长宗我部元亲彻底地下定了决心,派久武亲直过来面见夏华献上誓书也是降书,表示他愿意背弃丰臣秀吉政权、投靠明朝。
下一个派来密使的是倭军第十一军团指挥官蜂须贺家政,夏华没有主动威逼利诱此人,此人是见势不妙、主动上门投靠的。这个蜂须贺家政是个很圆滑的人,原先历史上,他是“三朝元老”,先后侍奉过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个主公,最早跟织田信长混,织田信长死后跟丰臣秀吉混,丰臣秀吉死后立刻投靠德川家康,关原之战中,他自己加入了西军,同时让儿子加入东军,从而两头下注、投机取巧,因为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所以在倭国被称为“老狐狸”。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对丰臣秀吉忠心耿耿、愿意为丰臣秀吉死战到最后?所以,他暗中派遣密使来见夏华,乞求夏华高抬贵手、放过他和他的部队,他会“全力相报”。
下下一个派来密使的是毛利家。
夏华对毛利家的兴趣大大地超过蜂须贺家政,没办法,蜂须贺家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