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藩属国君王的身份向宗主国大明朝皇帝求援,那么,我大明军队开进倭国本土‘协助丰臣家政权平定叛乱’不就合情合理了吗?当然,我大明军队不会开进本州岛,只会开进九州岛和四国岛,一边镇-压当地叛乱,一边源源不断地援助粮草物资、兵器军械、枪炮弹药给丰臣秀吉,叛乱平定后,在丰臣秀吉的‘苦苦挽留’下,我大明军队勉为其难,不回国了,就一直驻扎在九州地方和四国地方帮丰臣家政权坐稳倭国天下。这样一来,事情不就稳妥解决了吗?天衣无缝。我大明军队驻兵九州和四国,并非丰臣秀吉卖国求荣或引狼入室,而是那些叛乱者逼迫他不得已而为之,不错吧?”
前田利家听得张口结舌:还能这么搞?
在憋得脸红脖子粗后,前田利家艰难无比地道:“夏大人,这么做就算真的顺利,太阁殿下的威望和声誉还是会…”
“还是会什么?”夏华气定神闲地道,“一落千丈?然后镇不住各地大名?让倭国陷入内战和混乱?我说大纳言大人,你能不能换个说辞?丰臣秀吉既已臣服于我大明,那我大明皇帝以后就会像爸爸爱护儿子一样爱护他,他有了我大明朝这么大的靠山,还怕什么?倭国境内还有谁能撼动丰臣家政权?有我大明朝的强大援助,丰臣秀吉怎么会镇不住各地大名?谁敢反他,我大明朝立刻就会帮丰臣秀吉灭了他!你看高丽李氏政权,稳坐高丽江山二百年,靠的是啥?靠的就是他们背后的大明朝!丰臣家也一样!有我大明朝当靠山,丰臣家在倭国哪怕声名狼藉、神憎鬼厌、丧尽民心、举国上下人人喊打,也能坐稳江山!”
前田利家被夏华的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
夏华一方面振振有词地滔滔不绝,一方面在心里冷笑连连。明军一旦驻兵九州地方和四国地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那就不是倭人说了算的了。这世界上最难找的是钱,最好找的就是借口。不妨看看德川家康这只老乌龟、老狐狸是怎么找借口的。历史上,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通过关原之战大胜一举消灭了支持丰臣家的势力,在实质上已掌控倭国天下,但丰臣家仍在,即淀夫人和她的那个儿子,为彻底灭绝丰臣家,德川家康绞尽脑汁地找借口,正好,丰臣家铸了一口大钟,上面有“君臣丰乐”“国家安康”字眼,本来,这是很正常的祈福词语,但德川家康却趁机大做文章,说“君臣丰乐”里有“丰臣”的姓氏,“国家安康”里有他的名字“家康”二字,“君臣丰乐意思是祈福丰臣家繁荣昌盛”“国家安康把德川家康名字家康二字分开来,是诅咒他德川家康早点身首异处”,然后以此为借口大举攻打丰臣家。
瞧瞧,借口多好找,有时候,左脚先迈进房间都是借口。
对倭国,完全吞并纳入华夏版图肯定不行,搞不好就会重蹈明朝当年吞并安南的覆辙,扶植儿皇帝傀儡政权也不行,万一日后失控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吞并一半、肢解另一半扶植多个儿皇帝傀儡政权,愿意投靠明朝或跟明朝合作的倭国大名多得是,都是非常理想的工具。到时候,倭国既丧失了大片领土,元气大伤,剩余领土又被分裂成若干个小国,这样的倭国,永远都不会再成为华夏的祸患。
“对了,”夏华想起什么,“本州岛以北有个大岛,叫虾夷岛,你们正在开发占领那里,是吧?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停止对虾夷岛的开发和占领,因为那里属于我大明朝。割让三大主岛,你们不愿意,割让还不算你们正式领土的虾夷岛,你们肯定没有意见。”——虾夷岛即后世的北海道岛,此时叫虾夷岛、虾夷地,倭人这个时候正在初步地踏足虾夷岛并在当地南部沿海一小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虾夷国”,开创者名叫松前庆广,他是倭国北海道地区唯一的大名,实力很弱,只有几万石高,毕竟当地开发程度很低,被倭人视为荒僻苦寒之地。
前田利家一方面再次震惊明国对倭国地理情况竟如此了解,一方面默然无语地承认了夏华这个“不算过分”的条件。
夏华和前田利家代表万历帝和丰臣秀吉谈判了两个多小时,最终达成初步共识:明倭两国和谈停战,但倭国必须答应明国以下六项条件——
第一,丰臣秀吉亲笔书写降表派遣使臣上呈给万历帝,领导丰臣家政权和倭国向明朝称臣,倭国从此尊奉明朝为宗主国,成为明朝的藩属国;
第二,倭国无条件地向明朝割让对马岛、隐岐诸岛、佐渡岛,为期永久;
第三,倭国在十年内每年向明朝上贡一百万两白银,在十年后改为每年上贡五十万两;
第四,丰臣秀吉在两年内“想办法”让明军进驻九州地方、四国地方并在以后于此二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