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有重男轻女思想?就算一半,那么,五千万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愚夫蠢妇一年会杀害多少女婴女童?恐怕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教化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在这个年代,几十年都不一定做到全面普及教育开化。
夏华没办法,他如果投入巨资,组织大批教化工作者深入华夏广大得近乎无边无际的基层各地,用嘴皮子纠正那些愚夫蠢妇的思想,日积月累下去,肯定会有效果,但需要很长时间,这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既是慢慢的,又有多少女婴女童还是会丧命?就好像一百个人在杀人,夏华慢慢地教化,他花了一天说服其中十个人停止杀人了,但是,剩下的九十个人在这一天内不还是杀人了吗?如果夏华接到这样的报告,“全国去年有五十万女婴女童被害,经过教化工作,今年已经降到三十万”,他肯定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虽然救了二十万,却没救到那三十万,他恨不得一下子就降到零,先救人,再讲道理。
几年前,夏华还在忠州求学时就初步地着手这件大事了,通过卖肥皂香皂,他赚到了第一桶金、第一笔钱,从那以后,他的其中一项开支就是捐款给当地的善堂,成立了类似于孤儿院、福利院的民间慈善机构,收养弃婴、孤儿让他们有饭吃、有屋住、有衣穿、有书读。这是救人,刻不容缓,每延迟一天,都会有很多刚出生的女婴、还没长大的女童被那一双双黑手夺去生命,都会有很多失去家人的孤儿被饥寒疾病、坏人恶人夺去生命。那时候的夏华实在能力有限,只能在忠州一地初步地实施他的善举、实现他的理想,他恨不得一下子覆盖全国,在全国范围内救助弃婴和孤儿,一个都不落,但他远不具备这个能力,只能力所能及。
在这件事上,夏华忍不住想起后世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大海退潮后,沙滩上留下很多鱼艰难地挣扎蹦跳着,它们来不及返回大海,注定会成为别的动物的食物或死在沙滩上,一个少年不停地捡起鱼、扔进大海、捡起鱼、扔进大海…旁人嘲笑道:“这么多鱼,你救得完吗?”少年回答:“能救一个是一个。”夏华也是如此,能救一个是一个,虽然注定救不完,但必须尽全力,只有这样,才能问心无愧。
婴孩之所以被遗弃甚至被杀害,一是因为性别是女的,二是可能有先天性疾病或残疾。从重男轻女的愚夫蠢妇们手里救下那些女婴女童,靠下命令是毫无效果的,官府下达了命令,他们会阳奉阴违,在暗中弄死孩子,再谎称孩子是病死夭折的,官府有什么办法?提前预警,强制要求这样的家庭必须抚养孩子长大,也是行不通的,孩子在这么愚昧黑暗的家庭里怎么可能会健康幸福长大?早晚“夭折”掉或被卖掉或被送掉或被遗弃掉,官府只能管得了一时,根本管不了长久。再者,夏华现在还没那个权力制定这么重大的政策,废除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颁布国家法令明文严禁遗弃、杀害婴孩,投入巨资用于教化民众、完善社会福利机构…只有这样强力地多管齐下,这个丑恶的现象才会慢慢地消失,夏华现在怎么做得到?
夏华现在能做的,就是自己掏腰包在全国各地开办孤儿院、福利院,组织、派遣大批工作人员到处宣传和打探,告诉无家可归的孤儿们,去孤儿院、福利院就能有饭吃、有屋住、有衣穿、有书读,告诉广大老百姓,谁家有婴儿孩童因为是女的或有先天性疾病、残疾所以不想要了,可以送去孤儿院、福利院,有人帮你们抚养,不收钱的,不要遗弃甚至杀害孩子,那是“违天和、损阴德”的行为,会有报应的,虎毒不食子,更何况人?人怎么能不如畜生?
这件大事被夏华交给了朱尧媖,他负责出主意、资助资金,朱尧媖负责具体运转管理。对这件大事,朱尧媖充满干劲和热情,她心地善良、手头有钱,能挽救那么多婴孩孤儿又是一件善莫大焉、功德无量的事,这让她愈发地找到人生的价值,她的生命也愈发地充满意义,为此,她还拉上了她的姐姐寿阳公主朱尧娥、妹妹瑞安公主朱尧媛以及朱尧姬,这三位公主一来整天闲得慌,二来秉性纯良,三来都认识到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纷纷也投身其中。
按理,公主不应该抛头露面,但这四位公主干的是救人救命的大好事,谁敢对此指手画脚?万历帝对此也是支持的,毕竟是好事嘛,还能增加皇家的美名,至于民间百姓,更是人人称赞传颂不已,说这几位公主都是仙女下凡,特别是朱尧媖,更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转世。
幕后的夏华是真正的第一功臣,但他肯定不会争夺这个虚名,因为他要的只是无数的婴孩孤儿能被拯救,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