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20章 开业盛况,一天一千万!

第120章 开业盛况,一天一千万!

无怪乎徐兴华和魏成峰如此激动,实在是开业盛况过于恐怖。

开业才刚刚半天时间,成交量几乎是按秒来进行的。

如此恐怖的交易盛况,即便放在大澳城那种购物天堂,也不多见。

而令魏成峰最为感慨的,是陈庆宇这上万平米的商超之中,各项门类几乎没有一个重复的,即便是一双筷子,也能设计出不同的样式和用途。

就比如旅行筷,还有户外筷,乃至烧烤筷。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一个筷子竟然能区分出如此多的应用场景。

很多东西不看不知道,只要看见了就会明白用途。

消费体验!

陈庆宇开会的时候,一直提倡这四个字,但他始终没有完全理解,直到此时他才终于反应过来。

什么是消费体验?

让顾客看到这些商品,就能够畅想出使用这种商品的场景。

不要把产品做的过于笼统,也不要让产品做的过于重复。

即便都是用途一样的筷子,更加精美,或者更多材质的筷子,也有可能引发客户的幻想,畅想美好的生活。

陶瓷筷子洁白如玉,摸上去就十分温润,让人一看见就忍不住想使用,这种筷子的餐桌,一定十分明亮。

哪怕是一个户外板凳,也能蕴含许多文化元素。

而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徐兴华和陈庆宇的设计团队的功劳。

陈庆宇的曼妮有很多工人,这些工人以前都是国营工厂的老员工,他们去过五湖四海,见过许多新奇古怪的东西,而这些工程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陈庆宇在设置商品之时,在曼妮内部展开了一轮有奖讨论,让人提供各种有趣的商品。

每提供一项,都可以获得100元奖励。

在奖金的刺激之下,陈庆宇收集到了几千种不一样的商品,这些地方,小工厂很多都是各地自己的小工厂,或者特色工厂。

特色产品,很难发展到外部区域,因为没有钱营销,也没有能力去打开外部市场。

陈庆宇通过这种内部推荐的方式,直接把这些藏在各地山区,城区的小众品牌找出来,重新包装设计,搬上了魔都的大城市舞台。

曼妮本来就是搞设计出身的,曼妮的设计师团队,已经发展到了将近两百人。

哪怕工厂自身不会设计,曼妮也可以帮忙。

在布置曼妮百货的业务上,东仓的曼妮,看似没有任何存在感,但其实却做了许多事情。

魏成峰是总务人才,徐兴华是技术人才,还是陈庆宇自己,是统筹一切的巅峰人才!

望着楼下依旧长龙的排队盛况,徐兴华即便已经冷静下来了,声音依旧略微发抖。

“先生,一张小小的会员卡,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

他知道,会员制的超市,比传统商超更有高档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其实是一种消费营造出来的错觉。

先充钱后充钱,花的不都是钱吗?

他着实有些想不明白。

现有的效果如此之大,其他商超,为什么没有提前反应过来?

10块钱的工本费,甚至超过了会员卡的制作费

单独的一张会员卡,管理费大约在十元左右,但是成规模之后,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仅算作两年前。

也就是说,即便是收会员卡的管理费,不出意外的话,一年的利润,也能达到上千万。

收了会员卡,人们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轻易不会被其他商超所抢走。

10块钱的成本费,原本应该十分昂贵,但是通过陈庆宇的营销和商超的各项设计,竟然真达到了一种洛阳纸贵的感觉。

折扣,而且还是前所未有的折扣。

这些用户,不会知道他们以为的折扣,其实只不过是商超的引流产品。

陈庆宇在曼妮的团队,有着一个多达30人的精算师团队。

购买鸡蛋的时候,的确省了钱,但是购买相匹配的零食,或者高档的产品时,却又会稍微贵一些。

贵出来的这些成本,并不会被一般人所察觉。

综合下来,有高档产品的利润,抹平这部分基础产品的低价补贴,再加上货架摆放的广告费和渠道费,曼妮百货完全不会亏钱。

这些低价引流产品的策略,是后世商业激烈竞争后,才产生的一种套路。

放在这个时代,几乎是降维打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