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特战雷霆 > 第一百零七章 抗日,我们无怨无悔

第一百零七章 抗日,我们无怨无悔

听了刘浩的话,李冬和时源都非常激动,这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将使得抗战工作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宾的县府就在赫图阿拉城,所有的伤员都在城内的医院,刘浩远远看去。

这里原是辽东富庶之区,四周群山环绕,物产丰富,山水如画,中间是一块盆地,清澈的苏子河水,自东向西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流过,这里曾是满族的发祥地——兴京。

赫图阿拉﹑赫图阿喇或黑秃阿喇,满语“横岗”之意。

明万历三十一年,努尔哈赤始建城堡于此。两年后,又增修外城。内城周四里,努尔哈赤及其亲族居住。

外城周九里,居住精悍部卒。

外城北门外,铁匠、弓匠分区居住。内、外城当时共有居民约两万余户。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即汗位,建国号为金,建元天命,定都于此。后迁都至辽阳,尊为兴京。

赫图阿拉老城有内外两城。

外城周长9华里,在东西南北共有九个门,其中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

内城周长5华里,有南、北、东三个门。城墙高9尺,用上石混合构筑。

一营之所以没有进驻城里,主要考虑不扰民,另一方面现在的城墙在鬼子的火炮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没有多大意义,如果鬼子来了,只会将这个历史古城毁坏。

伤病员太多,从抚远请来的一个医生几个护士照顾不了,只能送到城中的医院。医院位于西大门内的一个连排房构成的院子内。刘浩走进去,看很多伤员都在靠北的墙边晒着太阳,东拉西扯。

时源说:“各位弟兄,大队长来看大家了。”

伤兵呼啦就站起来,他们可听说了,大队长带着六个人,十几分钟就消灭了二百多鬼子。又带领几十人打下了一千多人的山寨,很多人传得神乎其神。都是原来过来的老兵传出来了。

“大家辛苦了,为了打败旭日鬼子,反抗侵略,你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炎黄人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我来得急,没有给大家带来补品,每人发五块大洋自己买补品,你们说好不好?”

“好。”伤兵们激动地说,有的忘记胳膊受伤,抬起胳膊痛的咬牙咧嘴。

刘浩身后的警卫从车上拿出几封大洋逐个分发,刘浩带着时源和李冬向重伤员屋内走去,这时候正好一个带着眼镜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带着两个年轻的医生从房门内走出来,一个伤兵忙走过来给刘浩介绍说:“大队长,这位是医院的院长卢院长,卢院长对我们特别好。”又介绍到:“卢院长,这是我们的大队长刘浩,这是我们营长时源,这是我们副营长李冬。”

刘浩主动握着卢院长的手说:“谢谢卢院长,及时为他们做了治疗,为了他们早日康复到抗日前线,你们做了很大的贡献,谢谢!谢谢!”

“这是应该的,他们为了反抗旭日侵略,打败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我只是做了一个炎黄人应该做的事情。”卢院长说。

“时营长,医院的费用要及时结清,不能寒了爱国人士的心。”刘浩说。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药品和其他辅料都是你们部队送过来的,你们不要客气,这点力我们都不能付出,我们成什么了。”卢院长真诚的说。

“这我知道,我会做安排的。谢谢!”时源一边握着卢院长的手一边说。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我们建队时就做出的承诺。谢谢!”李冬一边捂着卢院长的手,一边说。

卢院长介绍说:“这些战士主要都是子弹贯穿伤和刺刀贯穿伤,因为多数受伤都是在城内,所以治疗及时,部队拿来的西药效果也快,基本上没有什么炎症,几个重伤员,主要是伤及重要器官,估计身体好后就不能参加战斗了。年纪轻轻的,太可惜了。不过,只要不是过大的剧烈运动应该也没有什么事。”

回到营地,后勤处的袁海山介绍了牺牲战士的安排情况,89位牺牲的,大都是原东北军士兵,家庭现在基本上联系不上,有几个牺牲的战士有同乡的,他们说也很远,所以,正在准备请示如何安葬牺牲的士兵。

刘浩说:“你们后勤处首先要做好牺牲家属的联系工作,不论远近,一旦我们有时间就要将抚恤金送到他们手上,所有牺牲的战士,尽量将他们的住址落实好;找一个风水好的山坡将他们先下葬,墓碑一定要竖,以后我们建一个烈士陵园,把牺牲的战友都安葬进去。”

“走,看看烈士的遗体。”刘浩心情沉重地说。

刘浩走过去的时候,在一个山坳的小平地上整齐的摆放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