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特战雷霆 > 第二百零五章 兵工厂的生产计划

第二百零五章 兵工厂的生产计划

武器生产要求单一,不搞所有系列一起上,迫击炮就生产80mm的,步枪就生产辽十三式仿制的毛瑟步枪,轻机枪生产捷克机枪,重机枪生产辽十三式重机枪,所有枪械子弹统一便于供应。待新自动步枪研究后再生产新式自动步枪。直瞄火炮就生产37mm的,设计炮管短小精悍,便于特战队携带,只要射击距离大于重机枪就行。火炮暂时就生产75mm成熟的野炮。

对于人才,已经请周礼员编制成了炎黄武器人才库,将东北的所有知道的兵工厂的专用人才进行了统计,适时进行引进,对奉天兵工厂的军工学校和研究会全部接纳过来。要在所有人才还没有被关内兵工厂抢走之前将他们留在东北,帮助东北军抗日。

原来的兵工厂长韩振国被请了过来,他也是枪械设计师,对枪械情有独钟。刘浩将他自己根据经验画出的“八一杠”全自动步枪图纸拿给韩厂长后,韩厂长特别激动,精巧的设计让他大开眼界。自动步枪在那时可是可望不可即的。即便可以装备部队,没有几个部队舍得大批量装备,子弹输出是个惊人的数量,所以,即便生产出来也很少有人装备。但刘浩对他讲了子弹的自动化生产思路后,他便认可了这种枪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装备。

对于刘浩对火炮的使用战术的阐述及火炮生产的单一化思路,韩厂长也很赞同,只要有好的战术,增加打击密度,轻型火炮完全可以达到重型火炮的作用。

对于航空炸弹生产的人才,刘浩也非常渴望,张大帅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引进的技术,可不能因为鬼子的侵略就白费了。在兵工厂选址确定后,刘浩准备逐个拜访人才库中的人才,首先是奉天几个大厂的人才。

对于很多优秀人才的生活保障,刘浩早已经做了安排。

在鹊山纪子与林久治郎的协议签订后,李德林找到迫击炮厂的一位副厂长,该副厂长是一位技术工程师,在李德林解释原委后,这位副厂长欣然接受安排,将原来的技术骨干召集到一起,李德林向他们说明了生产与抗战的关系,所有技术人才全力支持。

以副厂长的名义申请汽车厂,命名为奉天汽车厂,工厂全面进行安装,将原来卸走的设备和材料在晚上又运了回来,原来参加抗日自卫军的技术骨干,除了实在不愿意回来的,又继续回来工作,首先将汽车生产搞起来,刘浩让纪子在原有买入专利的基础上,买入新的发动机专利,主要是吸收轴承、铸造、缸体加工等工艺,所有工艺技术必须全部得到,为以后研发新的发动机提供基础。为了吃透这些工艺,刘浩让李德林到原来奉天兵工厂兵工学校找学徒,将外国人请进来和外国人交朋友吃透汽车整车技术。另外,直接引进自行车生产全套技术,包括轮胎都要自己生产。

根据需要,纪子向市府申请可扩建的请求,焦头烂额的林久治郎大笔一挥,自己拆迁买断,作为市府对鹊山家族的支持,市府不收任何费用。李德林进行了大面积买断,向西扩了四千亩,主要是建设发动机厂、变速器厂、轮胎厂、汽车装配、自行车装配,并且全部设计成流水线作业,奉天兵工厂的很多工程师都被引进进行研究。刘浩给的指标是,三个月内投产。

在教育上,刘浩将原来兵工厂的学校教师生全部转到新安,所有食宿免费,很多兵工厂员工的家庭都搬到了新安,刘浩让时源他们出资建设房屋,安排人才家庭入住,并安排家庭闲人参加被服生产,现在的生产规模根本不能满足几十万抗日军的需求,很多还穿着乱七八糟的衣服,只有东北军服装还有点看头。

解决了兵工厂的家属问题后,刘浩就动员参加抗日自卫军的原兵工厂技术人员,参加兵工厂建设,在没有生产时帮助冶炼厂的建设,将机械、火药、生产工艺技术人员在奉天汽车厂内设研究室,研究刘浩布置的子弹自动化装配流水线任务,刘浩专门到奉天与科研人员对流水线进行探讨,科研人员在得到刘浩的启示后恍然大悟,很多技术只是变换一下思路,就形成新的技术,工程师就在汽车厂完善的加工条件进行秘密试制。

钢铁冶炼厂也在铁矿的旁边建设,有现成的奉天兵工厂的工程人员和冶炼技术,所有人员在建厂之初都全员到位,边建厂边补充设备,保证厂房建好后直接冶炼出铁。在铜矿的旁边直接将铜冶炼厂以极低的价格买下来,现成的工人与技术,直接生产,保证未来需求,对铁矿和铜矿直接开采,保证供应,工人亦工亦军。夜晚,汽车将煤矿的堆积如山的煤炭,直接拉到冶炼厂,保证冶炼需求。

在和韩振国考察了半山的几个山洞后,韩振国对山洞做了适当调整,将最大的山洞作为子弹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