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纵派来的干部,所有特战队员集中到一起,针对鬼子准备大规模从仁川登陆的实际情况,基地也为王莉的部队送来了60门82式80mm迫击炮和配备的炮弹,每门炮只是配一个炮兵来帮助王莉的部队训练。
王莉五千人的女子特战队已经归队,朝仙的所有战区将吸收到的女子会武功的和打猎的队员,共两千五百人全部送到汉城,女子特战大队的人员增加到七千五百人,后颈徐磊协调又将二千五百名女子特战队料队员调到凭壤战区。
猎人队的三千人加上各小队吸收的两千预备特种兵,王莉在和徐磊商量后,经刘浩批准成立猎人特种兵第一大队,下辖六个八百人中队。第二大队将在凭壤成立,将各小队选拔的特战队人员选出三千人编入两千人的猎人大队,所有编制和第一大队一样。
王莉的汉城战区除了各独立大队,主力部队有四万八千人。有女子特战队的五千人,猎人队特战队的五千人、炮兵五千人、机枪大队三千人和三个一万人的步兵大队。炮兵部队装备82式80mm迫击炮75门,37直射炮15门,92式70mm步炮16门;机枪大队三个中队,装备鬼子九二机枪72挺。三个一万人的步兵大队,原来的一万五千新兵被调到一纵各独立大队,又从一纵调回一万五千人,将一纵成熟的士兵和汉城的新兵对调,提高了技战术水平,增加了战斗力。
根据刘浩的重点保卫基地的指示,徐磊命令张廷琪将带着原来的所有队员和后增加的五千队员回到基地训练,基地特战队由原来的五千人增加到一万人。
凭壤的战区由周扬带领,下辖五千人的第二猎人大队、两千五百名女子特战队队员、五千人的炮兵大队、五千人的机枪大队,三个一万人的步兵大队,共四万七千五百名主力部队和各州的独立大队,由周扬带领抵抗鬼子对平壤方向的侵略。
十月的下旬下了一场雪,刘浩看到纷纷的雪花,想到长白山的雪更大,想起了以后的作战模式,机械化部队已经不适合雪天的环境 ,如何快速机动才是特战队的优势,可如何快速机动呢?
对,雪橇,无论是单兵行动还是补给,雪橇是最简洁的办法。对于特战队的雪地作战,前世的特种兵做了很大的研究。
首先,挖雪洞藏身是特种部队最简单的生存方式;其次,雪橇是快速行动的必备方式;围绕雪洞和雪橇可以衍生出很多作战方式。
很多平时不可以使用的战术,战时就可以使用。如雪洞藏身和伏击,平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胆大心细,就可以发挥很大的效应。
刘浩把想到的雪橇快速行动战术和雪洞的巧妙应用方式编写成一篇作战方法指导,要求根据各地情况,因地适宜搞好训练工作。
在收到刘浩的方法指导后,各小队和各层指挥指挥机构无不为这种战术所折服,根据刘浩画的图,结合欧洲滑雪爱好者在长白山的滑雪情况,针对性地设计出滑雪板并加以试验。
各个战区对滑雪板的运行速度特别感兴趣,特别是王莉在看到下雪后,愁眉苦脸,下雪对以机动著称的特战队是很被动的。无法快速机动,一旦没法快速机动,势必和鬼子同在一个水平线,袭击后没有办法更快地脱离,失去了特战队的优势。
看待雪橇的作用后,马上进行试验,速度提高一倍不止,如果经过训练,速度还会更快。这时候,刘浩根据欧洲国家对滑雪运动的酷爱,要求李德林在尚海寻找滑雪板的样品,专业永远胜过业余,刘浩深信这个道理。
通过邀请瑞士的一名滑雪专家,对特战队的一个小队进行指导,刘浩在旁边以观众的名义进行观摩,他深受启发,总结出了边滑雪边射击的方法,同时对滑雪的作用进行了拓展,专门到一纵针对滑雪的问题与时源和李冬进行探讨,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战术,并且向所有部队推广。
原来多种款式的滑雪板被零号基地的制式滑雪板所代替,速度提高了一倍,刘浩和一纵总结的战术被所有部队所采纳。
围绕雪橇,新的战术层出不穷,每个战术都被总部采纳作为战术研究下发到各个战区小队进行探讨。
在前沿战区的王莉受益最多,零号基地根据朝仙战场始终处在第一线的情况,首先将第一批制造的标准的滑雪板送到汉城战区。
王莉在收到第一批滑雪板后,迅速加以训练,比原来自己设计的滑雪板快一倍不止,喜不自胜的王莉迅速将自己部队的需求报送基地,但基地为了平衡各单位的需求,只能满足汉城战区的10%。王莉一边利用仅有的雪橇分班进行训练,一边想办法解决困难。恰巧,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