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属如果长期想在这里生活,就专门到被服厂或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工作,有技术地吃技术饭,我们对他们一律平等,孩子也是免费教育,每周对于表现好的旭日科技人员都给予团聚的机会。
当然,旅店费用是他们自己付的,只是象征性的,让他们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
现在他们很多旭日科技人员都进行跨学科研究,现在正在研究远距离无线通话技术,连刘浩司令员都感兴趣,我们飞机和塔台的距离太短,一旦飞机太多,同时降落就很乱,如果能远距离通话,我们就可以早早对降落飞机进行编排,虽然现在有电台提前联系,那只能是轰炸机和运输机,战斗机一个人根本忙不开。”
“如果炮兵观测员能时时将观测数据传给炮兵,炮兵的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现在要译电、发报、接收、再译电、再发给炮兵,然后又要校正再来一遍循环,那耽误时间太多了,如果有这个刘浩司令员说的步话机,数据及时报给炮兵,炮弹打过来再反馈一下就行了。
对于战斗的几级指挥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真正研究出来,也是革命性的。到时我们又多了一个杀手锏。”王莉高兴地说。
晁勇走后,王莉想了一下,他听说这次时源司令员专门培养的国际特种兵作用很大,他也萌发了建立女子国际特种兵的想法。这次选择外交人才培养是对于年龄偏大不适合一线战斗的人员。作为女子特战队也要建立一支精兵,不但要通晓国际语言,还要掌握天空、水下和室内特种行动的能力,按照特种兵的要求,作为女子特种队的队员,现在只要学习水下和特种知识就可以了。飞行一个月内就可以,让他们跟随外交人员分别学习各国语言,再把海宁那个张三找回来教授开锁。实在不行,让他们国际特种兵派两个人过来教授专业知识也行,女子国际特种兵基本上就成型了。
王莉高兴得马上向徐磊发电报,将张三要回来,他自从去了朝仙就将张三交给徐磊,徐磊把张三安排道零号基地特战队教授几个年轻的特战队员。张三的特殊技能,现在徐磊手里至少一个中队的特种兵都学会了,张三的特殊技能,每天都在进行小队之间比赛,因为徐磊知道,到东南亚打拼,不可能什么都要总部支持,所有开支都要立足于自己获取,反正那些殖民者的资源都是侵略获得,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
徐磊培养的这一个中队,平均年龄不超过十九岁,每天就是格斗、射击、顺手、开锁,徐磊找来各式锁和多种保险柜,很多连张三都打不开,但在共同研究下都顺利地打开,张三也受益匪浅。
徐磊在得到王莉电报后,就将所有锁具连同所有保险柜都装上运输机,将张三送往王莉的基地。
当王莉看到张三带来的几吨物资后哭笑不得,直叹这个弟弟厉害,连工具都给找好了。
王莉在总部没有派遣小语种队员时,就让选拔的五百名外派人员和五百名国际女子特战队员,全部学习跳伞技术和飞机驾驶技术,当徐磊的一万名队员到来时,她的女子特战队员被安排学习驾驶飞机的,基本上达到十小时飞行训练。
晁勇在徐磊的队员到来后,除了徐磊的一中队,其他中队在经过五天的伞降学习后,对中队长和小队长进行调整,有的安排到他的大队,有他大队的年龄偏大的人员安排徐磊的大队,先对徐磊大队组**员进行驾机和地勤学习训练,准备随他们去东南亚的女子队员也都首先进行驾机和地勤训练,经过紧张的一个月的学习,徐磊的特战队员完成伞降和飞机驾驶技术,队员有五千人学会了起降技术,准备跟随一起到东南亚的八千名女子特战队队员竟然有六千人学会了飞机起降,而且,飞行时间基本上达到了一百小时,其他两千是地勤人员,因为他们文化相对低一些,所以只能学习简单的地勤,飞行员都能做到识图和简单的地勤维护。
当徐磊的特战大队训练还没有结束时,那八千女子特战队员已经被王莉以训练为名全部用运输机逐批运往零号基地,对即将跟随她们的被服厂女工进行军事训练,加上第二纵队的被服厂女工,竟然有一万五千人要求离开这个伤心地。每个人都严格服从了军训的要求。
徐磊一看,两万三千人,他计划带三万人过去,这要是都喜结良缘,三个基地五个基地的保卫都不成问题,再加上各自回家带来的媳妇,三万人基本上满足了全部定居的计划。
二十多天前,老船长居然看到一万人到舰队学驾舰船和各个子系统的士兵,他都蒙了这些都是什么人,每人背着长短两只枪,和王大力的特战队差不多,每天舰上人满为患,都认真在向战士学习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