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神诡大明肝经验 > 第六十六章 打气

第六十六章 打气

顿时,堂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唐通更是腹诽不己,你把我从陕北哄来了荆襄再谈军纪,这叫丑话说在前头?

凭心而论,唐通军能痛痛快快的下江南,除了李自成非明主,有跟太子建功立业的意愿之外,未必就没有去江南大掠一番的心思。

毕竟明军的军纪向来很差,唐通率领的边军一直在北地活动,而北方早被打烂了,大体上没有劫掠的机会。

左良玉也是面色沉了下来。

前期他作战还算尽力,但是从崇祯八年,明祖陵被毁时起,就开始摆烂了,各种杀良冒功,烧杀抢掠层出不穷。

要说军纪,左良玉是江北四镇的祖师爷。

一名左军将领忍不住道:“不从江南那些富户身上筹粮筹饷,咱们吃什么喝什么?难道平白无故的卖命?”

“你们是想学李自成的流寇作风吗?”

姜黎砰的猛一拍桌子!

那坚硬的黄花梨桌面,连刀都砍不动,却是应掌而碎!

这下子,再没人怀疑姜黎的实力。

“可是……凭什么他们那么富,咱们却穷的叮当响,还得卖命?”

好一会子,又有小声嘀咕。

“这话问的好!”

姜黎面容一缓,点头道:“李自成搞均田免粮,就必须追赃助饷,不然养不起那么大的军队,但太子爷不是李自成,是大明的合法储君,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崇祯皇帝穷的向周国丈讨钱,都没去抄了周家,太子爷更不能这样做。

大家都知道,江南富甲天下,连我也看着眼红,也想从他们身上捞银子,但如何捞,要讲究个方法,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银子掏出来。

在此,容我先卖个关子。

我可以保证,唐将军带兵去江南之后,绝对少不了粮饷,倘若发不出饷,我第一个带头去抢劫江南富户!”

这话一出,顿时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缓解了。

就是陈沅都嘴角微微勾勒出了笑容,脑补着姜黎领着一群边军悍卒挨个上门,向江南地主们打秋风的场景。

袁贵妃更是“噗嗤!”一声,掩嘴轻笑。

随即又觉得失态,更是怕被看出与姜黎的关系,连忙绷起脸。

好在没人敢留意她,

堵胤锡拱手道:“那下官拭目以待了,说来,何大人也是苦无粮饷啊,倘若姜公子的法子好用,何大人或可效法。”

姜黎微微一笑,并不接腔,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何腾蛟想如法照抄,那是门都没有。

随即道:“我们再来谈谈多尔衮这个人,诸位是否觉得此人庙算无遗,捕捉住了那一瞬间入关的战机?”

“哎~~”

唐通重重叹了口气:“也不怕诸位笑话,直到今日,我时常夜里都会做噩梦,当时附从李自成在一片石与吴三桂大战,两军各尽全力,眼见就要将吴军打崩,清军却突然杀出。

诸位没经历过,难以体会眼睁睁看着千军万马冲杀而来的绝望,李自成的主力连一柱香都没挺住,就崩溃了……”

听着唐通娓娓道来,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发自内心的惧意,再易地而处,怕是自己不见得能比唐通做的更好。

现代很多人看不起唐通,给他起绰号飞将军,但是在没有无线电和即时通讯的时代,吃了败仗还能将主力带出来也是一种本事。

待唐通讲完,姜黎又道:“不可否认,多尔衮固然是天才,但是清军入关的功劳,不能由他一人独揽,诸位听我说一说就明白了。

崇祯十六年,孙传庭在汝州战死之后,叠加之前的松锦与朱仙镇大败,大明在东北、中原和西北三个方向的主力丧尽,陷入了无兵可用的困境,清廷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筹备入关,并非临时起意。

清军的总兵力连同蒙汉八旗,有十来万之众,兵利甲厚,红夷大炮比大明都多,治下丁口超过百万。

以辽东苦寒之地,如何养得起这么些人,叩关劫掠又治标不治本,使得清廷一直有入主中原之心。

我们再做一个假设,倘若李自成在西安僭帝位之后,不急于进军京师,那么,清军会不会南下呢?

肯定会,不南下他就自爆。

所以说,清军南下如箭在弦,无论李自成是否打进京师,他都会南下,而做决策的是皇太极,只是不巧猝死,多尔衮才占了个大便宜。

他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神,多吃几场败仗,照样会方寸大失,唐将军,左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