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开局被赐死:我反手献国策 > 第12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第12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徐青听他这么说,几乎一瞬间就懂了宁轩的意思。

大乾是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去宣判一个人有罪的。

更何况眼下这个他们要判的人,还是位权倾朝野的王爷。

他们需要如山的铁证,审判才能进行下去,否则,不只是天下悠悠众口无法堵住,光是江南王自己麾下的谋士和跟随他的家臣们就会将这件事情闹大。

届时即便是皇帝也镇压不住,事情只会走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江南王只会获益更深。

徐青只是沮丧了一瞬间,马上就又再次打起了精神,说道:“我知道贤侄的意思了。只是……江南王在三州行事向来谨慎,很多事情他只交代下面的人去办,自己从未参与。”

“即便是有他参与过的,痕迹也已经被抹除得一干二净,这些事情如果要查下来的话,只能查到是我们三州知府自己动的手。”

“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才更要你们去寻找证据,否则这件事情一旦上达天听,倒霉的只会是你们三个,和各州本来就不愿意去配合他们的人。”

“届时把你们三位知府换上新的人,江南王还是可以依法炮制,一样去控制新的人,那江岸三州的百姓同样得不到解脱,他们会永远在这样的剥削之下,无法自救。”

“这样的结局不管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想看到,不是吗?”

宁轩的眼睛又黑又深,紧紧盯着徐青。

几人正在院中说着话,突然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厮,低着头向徐青汇报道:“大人,门口李员外突然到访。”

徐青听他这么说,只稍微愣了一瞬就反应过来李员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段来拜访他。

因为今天下午宁轩在灾民区颁布的那个政令。

大乾的税收制度一直都是各地的赋税由官府收缴,然后官府统一分配。一部分发放到属地王府,一部分留作己用,一部分上缴到朝廷。

而这个上缴的比例是由户部每一年根据支出情况去进行核算,商讨过后再上呈御案,朱批之后下发到各个州府。

在官府进行税收之后,各地的地主就会进行第二次税收。他们收的是农民使用这片土地所需要支付的租金。

在往年一般地主都只会收官府税收的一到二成作为租金,有些比较心黑的,就会收五到六成。

这些赋税和租金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但这在大乾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地主或愿意把自己的地无偿交给农民去种植,他们需要用这个来获利。

因此今天下午宁轩在灾民区前说出明年朝廷不收赋税,这件事对于当地的地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冲击——如果朝廷都不收赋税的话,那明年他们这些地主还以什么样的借口去征收租金呢?

总不能说自己比朝廷还大,朝廷不敢做的事,我敢做吧。

他的这个政令已经触及到了当地地主的一部分利益。

徐青心里清楚,宁轩心里也清楚。

在他颁布出这个政令的时候,宁轩就已经猜到可能会引起地主与他之间的矛盾,或者说,地主与朝廷之间的矛盾。

但这一切他都已经跟上官燕说过了。

之前在京城同上官燕说赈灾政策的时候,他所提出的下策就是关于灾情的预后处理。

一方面是要处理赋税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用当地地主豪绅这个阶层的一部分利益来换取民众的不暴动。

越是在灾情严重的时候,就越要注意利益的分配。如果在灾情严重的时候还要继续对底层的民众进行剥削的话,他们吃不上饭,没办法生活,自然只能想到揭竿起义,或者投身绿林。不管是他们去做了山匪还是成为起义军,对于大乾来说,都是极不稳定的因素。

这些都是上官燕不想看到的,更何况三州的地理位置离京城又如此之近,之所以上官燕要派他下来赈灾,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事情出现。

宁轩出现在定州的第一天,他就早知道自己会跟这里的一些员外产生冲突了。

徐青倒是不知道这些事,但他此时已经跟宁轩摊牌,自然是要看宁轩的脸色行事。他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宁轩,见宁轩丝毫不慌,只感觉自己的心似乎也跟着镇静了下来。

他扭头看向那个小厮,问道:“他是一个人来的吗?”

那小厮回道:“下车的只有李员外一人,但小的看那车架样子,车架里应当还有一两人。”

那来者可能不止一人。

不过宁轩不在乎,他笑了一下,对徐青说道:“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