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哑——”
乌鸦粗嘎的叫声回荡在静谧的皇城之中。
守在祭坛外面的内侍,听到乌鸦凄凉的叫声,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皇城上空竟然会盘旋乌鸦这种不吉的鸟!
也不知国师究竟在做什么神通?
每三个月,国师都要开坛祭祀,沟通上神,且不允许周遭有噪音。
这么几年下来,皇城内的人已经形成了保持安静的习惯,偌大的皇城如今静的可怕,时不时传来乌鸦的叫唤,实属有些诡异。
“咚——”
内侍们只听到一声鼓响,他们背对着祭坛,看不到国师在阵法里的一举一动。
“咚——”
又一声响,内侍们不觉得奇怪,这几年每一次祭祀,都只响一声或者两声,鼓声一响,仪式就要结束了,他们宫人就可以安生一段日子了。
“咚——”
第三声,响了。
内侍们心中升腾起疑惑,竟然响了第三声,足足四年,每三个月的祭祀,第一次响起了第三声鼓响。
他们很想往后看,但一想到偷看的结局会被斩杀,就都忍住了。
不久后,内侍们又听到里面响起一阵铃铛声,约摸是国师举着铜铃在跳祈福舞,近日来又没有一滴雨,希望国师能够求得一场雨。
“啪嗒!”
一个内侍感觉到头皮凉凉的,抬头发现天色不知什么时候变了,乌云聚在了皇城上空,一颗颗雨珠开始砸下。
“国,国师……”
内侍刚用手摸脸,却见身穿红色袍子,披头散发的国师赤足从里面走了出来。
“您去何处?”
“面圣。”
国师今年也才十九岁,同太子一般大的年龄,但他的能耐远超他的师傅,能祈雨,能算天机。
御书房内,当今的陛下已年过四旬,精神萎靡,外貌却犹盛三十的人。
在御书房待着,不是预想中在批阅奏折,陛下正扇着黄金小扇,掌握桌上巴掌大的药炉火候,正试验新得的丹方。
“爱卿,你来啦!”
帝王露出单纯的笑容,笑着招呼被雨淋湿,赤足进来的国师,也不在意对方是不是殿前失仪,也不关心对方为何这样前来。
“来来来,这是寡人新研制的丹药,你尝尝?”
国师手上多了几粒如朱砂丸一样的丹药,一国之君正满脸期待地看着,意思再明显不过,吃下去!
国师抬手全部喂进口中,没有丝毫犹豫和害怕,换做其他人,恐怕是早已经吓得腿软,跌倒在地上。
“陛下,滋味尚可。”
“呵呵哈哈哈哈哈哈——”
皇帝顿时笑得眼泪花子直飚,他的国师大人就是比其他人好玩!
“你来为何事?可是有长生之法了?”
国师羽摇摇头,“陛下,是圣女,神已经告诉我了。”
圣女降生之地为北襄国之东,出生不久一路向西,现在处于京都,城西。
圣女应国运而生,自小体弱,眼尾血泪,是为悲悯世人,符合此特征的女子正是圣女。
“找到了?”
“找到了,陛下,正是城西平匪将军府,余将军女儿,余昭。”
皇帝对此女有些印象,前些日子不孝太子还来求圣旨赐婚,“是她?”
“还请陛下收回赐婚的旨意。”
“朕金口玉言,岂可随便收回?”
“圣女需保持圣洁,为国祈福三年,可加持陛下真龙气运。”
“来人!”皇帝扔了黄金小扇,肃穆道:“传我口谕。”
*
太后宫中。
“小辈们比我们有朝气,见了难免吵闹些,不必如此严苛。”
太后示意苏氏不必如此严肃,这一次本就是他可以安排白元青同两个女孩儿见面的。
“白家这年轻人与我结缘,他离家近一个月,只为了找到小妹,求到了哀家这里,才知你府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太后和苏氏聊起来了,并不约束几人规规矩矩地坐着。
白思真一下就扑到白元青身前,“三哥,对不起,是我冲动了,让你跟着受累。”
“说什么傻话,你一路上受什么委屈没有。”白元青上上下下检查白思真,发现并没有受伤。
白思真说了几句话,招呼余昭过来,“三哥,当初我就说是老天爷在提示我,本来我也不信抱错这件事的,但我入京一见到余昭,我就全信了。”
“你看,她是不是和阿娘长得有十分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