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太极的呵斥,豪格这才有些不甘心的,松开揪着王可就的手。
皇太极的目光重新落到王可就身上,开口问道:“还有吗?”王可就赶紧叩首道:“大汗,据登莱的信徒传递过来的消息,明国在登莱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光是运输粮草的大车就连绵不绝,海上也都是明国登莱水师的舰船往来不绝。”等王可就说完,皇太极对其挥了挥手示意对方退下。“范先生,你怎么看?”范文程思虑半晌,小心翼翼的回道:“大汗,明军势大,奴才建议……建议辽南和辽阳各军堡后撤。”“范文程!”范文程的话音一落,多铎就厉声喊了一句。“你个狗奴才安的什么心?放弃辽南和辽阳?没有辽阳,盛京就要直面明军兵峰,你拿什么挡?”多铎虽是年幼,但眼光不错。他这话说得也很有道理,辽阳是沈阳卫的门户,一旦辽阳及其周边的军堡失守,那沈阳也就成了战争前沿,随时都要面对明军的威胁。范文程躬身道:“多铎贝勒,明国二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凭我们现在的实力很难抵挡,不如将力量全部集中到一处,等明军长驱直入,我们再伺机而动,瞅准时机,截断明军的补给,届时明军自会不战而溃。”莽古尔泰幽幽道:“范先生,你能想到的,你以为明国那些人会想不到?”“这次领兵的是袁可立那个老棺材瓤子,可不是王化贞、杨镐之流,此人向来谨慎,老汗当初就吃过他的亏,想要偷袭他,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他这话一出,殿内不少人也是暗暗点头。杨镐也好,王化贞也罢,这些人都没有从努尔哈赤手里占到什么便宜。唯独这个袁可立,当初担任登莱巡抚的时候,在辽南和东江给建奴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再加上之前两次战事,也让建奴这边看到了袁可立的统筹能力。你范文程想要在他眼皮子底下作妖,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范文程却并不是很认同莽古尔泰的说法。“三贝勒,袁可立无论是威望还是资历,确实都是首屈一指,但这次明国领兵的,除了勋贵就是藩王,这些人可不一定会绝对听他的,明国藩王是什么德性?他们早就没有了他们先祖的勇武,只要他们中有一人犯错,我们就可以抓住机会,打开局面。”“那要是对方不犯错呢?”莽古尔泰步步紧逼。皇太极眼睛一眯,接话道:“不犯错那就引诱他们犯错!”“本汗决定了,命盛京以南各军堡全面后撤!”多铎闻言,当即出班道:“大汗,此事是不是等要问问其他几位贝勒的意见?”他这话一出,皇太极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按皇太极的谋划,如果不是这几次大战接连失利的话,他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着手收拢权力了,哪里还会允许四大贝勒共同执政这种事儿发生?当然了,现在的皇太极,还远不是后来大权独揽的天聪帝,还需要拉拢多铎这些小贝勒,对抗其他三大贝勒,这种情况下,皇太极自是不会对多铎的提议视若无睹。他看了眼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十五弟,苦口婆心道:“十五弟,眼下军情紧急,大贝勒和二贝勒,以及岳讬贝勒、十二弟、十四弟他们都领兵在外,怎么征求他们的意见?”说完这番话,他也不等多铎说话,直接转头对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两人问道:“你们二人是什么意见?” 两人有些为难,一是不想放弃盛京以南大片土地和军堡,二是不想得罪其他贝勒。但他们也知道,皇太极和范文程说得没有错,面对明军大举进攻,他们这点实力,只能是收拢到一处。皇太极也不催促他们,就坐在御座上,面色平静的看着两人。数息后,两人才齐齐躬身道:“臣支持大汗的决议。”皇太极闻言,霍然起身道:“传本汗谕旨,命盛京以南各处城池、军堡全部后撤,撤到盛京周围。”“另,在盛京以南施行坚壁清野,一粒粮食都不能留给明军,所有人,包括各地汉民全部后撤,但有不从者,杀!”“嗻!”底下的旗主、贝勒、大臣们齐齐单膝跪地领命。等他们离开后,皇太极带着范文程等几名文臣,去了隔壁的一处偏殿。半靠在罗汉床上的皇太极,精神有些萎靡,闭着眼睛对遏必隆吩咐道:“传萨哈廉过来。”“嗻。”范文程听到皇太极要见萨哈廉,心中顿时了然,低声问道:“大汗可是要请科尔沁诸部出兵相助?”皇太极轻轻点了点头,幽幽道:“这个时候必须让科尔沁诸部动起来,不然……”说到这里,皇太极猛的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