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虾、还有鸡丁。
姥爷做菜“很有一手”,妈妈特别爱吃。
她每个周末在姥姥家吃饭,都要拍照发朋友圈,每回的标题都叫“家常便饭”,好多人给她点赞呢!
今天有不少“硬菜”,而妈妈却对鸡丁更感兴趣,她还“别出心裁”地拨出一小碗鸡丁,撒了一勺糖,说“加甜的才更好吃”。
妈妈这么做,成功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向妈妈提出要求也要尝尝。
“获准”之后尝了一口,就被那个味道吸引了,果然是加甜更好吃!
妈妈果然具备一个“优秀吃货”的良好潜质。
她虽然不会做饭,但是经她手稍稍加工一下,就“创造”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味道感觉,“变”出了一个新菜。
我表示自己也要吃加糖的鸡丁,并且向妈妈建议:“把一整盘鸡丁都加上糖吧!”
可是妈妈却不同意,因为“爸爸肯定不爱吃甜的”。
确实,当我请爸爸确认一下他喜欢吃哪种口味的鸡丁时,爸爸连尝都没尝就马上回答,他爱吃咸的。
而且萱萱也说,她觉得两种都好吃,不过她也是更喜欢吃咸的。
得,看来还没法把一整盘鸡丁都变成加糖的,我只好继续和妈妈吃小碗里的了。
这时候姥姥和姥爷忙完过来吃饭了,姥姥尝了妈妈做的加甜鸡丁,她觉得很好吃,而姥爷尝过之后就说“这也太甜了”。
看来果真是“众口难调”呀,有的人爱吃甜的,就有人爱吃咸的。
还有爸爸特别爱吃辣,奶奶居然喜欢吃苦瓜。
我“无肉不欢”,而奶奶一口肉都不吃,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有非常大的区别。
我现在就更加佩服每个家庭里负责做饭的人了。
能克服“众口难调”的难题,让大家都吃好,真是不容易呀!
--------------------
第2735天(2019年1月6日,星期日)——观棋不语
爸爸真讨厌!
今天妈妈好心答应陪我玩一会儿,我提出要玩“找东西”的游戏。
最近我跟妈妈一起发明出一个叫“找东西”的游戏。
规则很简单,选择一样东西,划定一个范围,由我和妈妈分别藏和找,找到了就互换角色,要是找不到就得接受对方提出的一个要求。
今天我和妈妈选的东西是小黑猫玩偶,划的地点在爸爸妈妈卧室,这时候爸爸正坐在屋里一边弹吉他一边看电视呐!
说起来我玩这个游戏会有一点点吃亏,妈妈藏东西的思路总是比我要更广一点。
她总能想到一些特别难找的地方藏东西,让我找起来特别费劲。
可即便如此我也还是特别喜欢玩这个游戏,就算找不到也没关系。
我“愿赌服输”,找不到就答应妈妈的要求好了,我从不耍赖。
而且跟妈妈玩过几次之后,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妈妈的“真传”,找东西和藏东西的本领都已经越来越强了。
就比如今天,妈妈藏了好几次都被我给找到了。
而且有一次我藏好了小黑猫就连妈妈也没找着呢,最后她实在没办法只好认输,我已经开始有“胜绩”了呢!
这下妈妈就必须要开始“认真对待”这个游戏了,不能像以前那么“糊弄”,否则再想赢我可就难喽。
所以妈妈也开始琢磨一些“别出心裁”的藏东西方法,有一次她把小黑猫“大大方方”地摆在了电视机上面。
因为她觉得“最危险的地方就最安全”,我肯定想不到妈妈会把小黑猫“藏”在那么明显的地方。
可是妈妈刚出屋,正坐在电视机前的爸爸就把小黑猫从电视机上拿下来,藏在了电视机后面。
因为他觉得妈妈的这种想法太“愚蠢”了——我哪是那么好骗的?!
我进来找小黑猫,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在屋里转了好几圈也一无所获,只好放弃,主动出去跟妈妈“认输”。
妈妈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了,一边嘲笑我一边领着我进屋来看“就在电视机上的小黑猫”。
可进屋一看却傻了眼,小黑猫已经不在那儿了。
妈妈一下子就想到了爸爸,马上断定肯定是爸爸把小黑猫给藏起来了。
毕竟爸爸知道妈妈把小黑猫放在哪儿了,而且刚才屋里只有爸爸一个人。
爸爸承认了,并且还“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