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东东日记:光阴十二载 > 第442章 天

第442章 天

爸爸不高兴了,跟妈妈“算起了后账”,又提起上次去贵州西江苗寨,妈妈居然“窝在”酒店里没出去看着名的“西江夜景”。

然后爸爸“质问”妈妈:“难道这次还想再错过‘抱佛脚’吗”。

不知是爸爸生气“吓到”了妈妈,还是爸爸的话真的“打动”了妈妈,反正妈妈最后终于答应排队上去了,而妈妈去了我自然也要跟着。

其实排队还是挺快的,只用了二十分钟我和爸爸妈妈就进入了观音菩萨的“莲台”里,并且上到了菩萨脚下。

我和妈妈也都完成了“抱佛脚”的仪式,很圆满。

有了开心的体验,现在我和妈妈都很感激爸爸刚才的“力劝”,不然我和妈妈就真的要错过“抱佛脚”的机会了呢!

希望以后再有这样的事,爸爸还会再“站出来”纠正我和妈妈。

哪怕是生气地“数落”,我和妈妈也会由衷地感谢爸爸的!

--------------------

第2777天(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天涯海角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天涯海角”和“鹿回头”,这两个地方以前我早跟爷爷奶奶去过了,这次是专门陪爸爸妈妈去的。

在“天涯海角”景区,爸爸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几个石刻,比如“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石”。

就连妈妈都跟那块刻着“南天一柱”的大石头拍了照,因为妈妈说那是两块钱人民币上图案的取景地。

不过我对那些人文主题的东西可没什么兴趣,我觉得在海滩上捡贝壳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真不能理解大人们为什么会那么热衷于跟那些大石头照相。

虽然我不感兴趣,爸爸还是给我讲起了“天涯海角”的来历——

在清朝乾隆年间,海南当地的地方官命人在南海边的大石头上刻了“天涯”两个字。

对于古代人来说,中国最南边的一个省,可不就相当于是“天涯”了吗。

后来在抗战时期,一个爱国的抗日将领又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了“海角”两个字,于是“天涯海角”就正式形成了。

再后来,在八十年代,一首名为《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歌曲在全国范围流行开来,“天涯海角”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成为了三亚乃至海南岛的地标性景区。

说到这里妈妈十分感慨,她说在她们小时候,要想去趟海边,哪怕只是去离北京最近的北戴河,那也得经过大人们“长期的筹划”,每年顶多只能去一趟。

妈妈说那时候一年能在北京周边旅游一次那就相当不得了了。

去趟北戴河尚且那么不容易,要想到离北京如此“遥远”的海南玩儿一趟,可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那会儿的海南对于北方人来说真要算得上是“天涯海角”了,在当时想要坐飞机可不是随便谁都坐得上的。

哪像现在,爸爸每年至少安排十次旅行,天南海北哪儿都能去。

而且完全可以做到“说走就走”,比如这回就已经是我第三次来三亚了呢!

今天中午正巧也在三亚的欣欣姨和她的男朋友还请我和爸爸妈妈吃了一顿海鲜呢。

现在大家想来海南随时都能来,“天涯海角”已经彻底成为一个纪念历史的景区。

海南再也不是什么“天涯海角”了。

--------------------

第2778天(2019年2月18日,星期一)——缺憾美

今天爸爸带我和妈妈去了“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爸爸说这里很棒的,有横跨两峰的索桥,还有特别“吓人”的玻璃栈道,当然还有各种热带雨林风情景观,这是三亚的“必游”景区呢。

我和爸爸妈妈在旅程中的运气,好像总是不错。

以前像是想逛景区就雨停、想坐缆车就风住、一进沙漠就阴天、要看日出就天晴,像这样的经历简直太多了。

而今天又是如此,想登山进雨林,结果就来了个大阴天,还飘起了蒙蒙细雨。

不但不热不晒,而且山林间烟雨朦胧,雨林的意境显得更加浓厚了。

热带雨林的景色也太壮观了,尤其是山谷间的索桥,走上去以后晃晃荡荡的。

脚下就是深深的峡谷,远处山海美景一览无余,山顶上云雾缭绕,太美、太刺激了!

当然,这么刺激的索桥妈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