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省钱大招萧霖后来才发现,就是不要买新的教科书,去买二手的。
他们商科的教科书动不动就二百多美元一本,几本加起来就一千多美元。
买旧书可以省一半的钱。秘密还在于,眼看那本教科书快用完了,没多大用,就赶紧卖出去,好的话,不仅以前买书的本钱回来了,有可能还能赚几美元的差价。
还有,要对自己残忍一些,比如西雅图的冬天最冷也就四度,哪能跟bj零下十几度相比。
所以尽量不要烧暖气,反正一天到晚都在教室、图书馆呆着,晚上回来就钻进被窝里,实在没必要花暖气的钱。
还有一条省钱绝招萧霖实在办不到,那个“神人”每到饭点就到处蹭吃蹭喝,连女生也不放过。
萧霖自己也发现了一条省钱的路子,没必要像其他同学那样,每天去健身房健身。
校园那么大,空气那么清新,跑几大圈比健身房效果好多了。
说什么跑步只练腿不练胳膊,没看见路边那么多歪脖子树么?纵身上去,几十个引体向上,几个月坚持下来,保证让肱二头肌比树还强壮。
他没把这经验告诉别人,他怕早上起来,那一路歪脖子树上全吊着人。好位置就那几个,排队上树浪费时间。
这样下来,萧霖每月的开销大约在七百美元,能省下一千美元了!
沁柔这次来华大,一下把萧霖的财务计划打乱了,不仅没省下那一千美元,反而还多支出一千多。沁柔临走时要给萧霖五千美元,萧霖哪能接受。
萧霖很少跟欣瑶谈及bj买房的事情,他不想让欣瑶为这分忧。
但让他奇怪的是,偶尔有两次跟欣瑶谈到房子,她好像一点也不着急,说没房子,就跟萧霖睡大街也愿意。
甚至反过来劝萧霖,车到山前必有路,把眼前的事做好,以后的事不必着急。
这听着当然让萧霖很感动,但那毕竟是宽慰的话,而生活是现实的,房子是必须的。
有次和几个同学聊天,萧霖得知像华大福斯特商学院出去的硕士研究生在美国就业,每年起薪就是三四十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两三百万了!
要是在这儿工作几年,在bj买房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萧霖并不为美国高薪诱惑,在来华大之前他就给自己确定两个原则: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把时间集中到学习上,不能花宝贵的时间去打零工赚钱;无论这边薪酬多高,毕业后都要回国工作,报效国家。
因为他来这儿学习所需的学费,每年的生活费全是国家给的,是中国纳税人给的。必须珍惜机会尽量多学点东西,而不能计较自己的些许得失,更不能毁约滞留不归。
后来,萧霖从同事群里面了解到,像萧霖这种海外名校归国的人,又满了五年工作年限,一回单位就能分到五十多平米的一居室。
国家虽在1999年颁布停止福利分房的政策,但在一些特殊领域,特殊部门,以奖励的方式给人分房也是常有的。
萧霖先不确信,再几经打听,又去自己部里的直管领导那里探听,得知确有其事。他喜出望外,立即把这好消息告诉给欣瑶。
欣瑶却是呵呵呵地笑,好像是萧霖跟她开了个玩笑,或是讲了一个好笑的故事,只呵呵一笑,笑了就完事了,丝毫没有萧霖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他本以为欣瑶会跟他一样开心不已,谁知她却是这般轻描淡写的反应。
他记得当初告诉欣瑶他考进福斯特商学院的消息,从电话里,他能感知到欣瑶的欣喜。
看来在欣瑶心里,考上福斯特商学院远比即将分到五十多平米的房子重要多了。
难道她是嫌弃房子太小了吗?
是的,房子的确太小,但只要有了房,两人便有稳定的居所,不用担心每月的房贷和生活开支了。
而且,只要加入到单位福利分房的队伍,那是年年都有变化的。有了新房下来,或是老同事的房子退出来,是要按资排辈重新分配的,结果就是房子肯定是越住越大的。
欣瑶冷淡的回应,萧霖也不好说什么。心想,五十多平米的房子实在不宽敞,要是欣瑶爸妈或是自己爸妈来bj,不说长住,就只旅游几天,也只能去外面租住宾馆了。
而bj宾馆酒店的费用便宜不了,虽也能应付,但父辈们花着高价住着酒店里,心态岂能安然。没房子是问题,房子小了也是问题。
萧霖不知道欣瑶在bj投资房地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