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坦日子没过几天,沐泠洹他们部门就来活了。他们部门具体是掌管学校的四大社会实践兼创新创业活动,平时没什么活,但忙的时候天天见不到人,这不,第一个大活动——创新创业大赛开始了。在正式收材料之前,余承东三人专门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培训,是为了防止他们收整个胡杨学院的材料时手忙脚乱。
沐泠洹和苏翌倒是接受的很快,但是其他人就不行了,余承东没办法,只能再跟着他们一起收材料,他们审过的材料余承东自己再亲自审一遍。结果是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这材料收的是“漏洞百出”!
余承东不得已又教了他们一次,这次是带着他们收材料,边收边给他们讲细节,什么封面后面是空白页、材料中的表格怎么弄、材料内容的排版,还有一些其它的,反正这一个晚上余承东嘴就没停过,一直在讲解。
“小沐、小苏,你俩带着他们收,你们两个是目前我比较放心的,我得去上晚课。”余承东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匆忙走了,他可不想迟到扣平时分。沐泠洹和苏翌应下来,然后接着收材料,其实到晚课这个点交材料的人就少了不少,他们也就能干自己的事。
这三个数学专业的第二天还得交课后作业,沐泠洹和苏翌做的倒是挺轻松,但是祝诗雨就不行了,她的思维其实没有这么跳脱,甚至可以说有些死板,在做某些题的时候想不到正确的解法。沐泠洹做的比较快,他收拾完包后开始玩手机,其他四个人吃鸡四排呢。
沐泠洹在某次抬头看看门口有没有人的时候看到祝诗雨咬着笔帽,眉头紧锁,就好奇她在做哪题,伸过头一看是老师上课时的时候随手出的一道题,那题难度很高,沐泠洹没打算尝试,但是看祝诗雨做的这么困难,他想解这道题的欲望瞬间就被勾起来了。他从包里重新拿出纸和笔,从手机上找出图片把题抄下来后就开始解。
苏翌做完作业后出去和对象煲电话粥了,回来就看到整个部门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游戏区,另一个是做题区。苏翌记得沐泠洹做题速度比自己快,但是现在看到他还在做题,感到意外,他走过去看沐泠洹正在解老师出的那道题后他就明白了,然后苏翌就站在沐泠洹身后,用手机把过程打出来,他的方法和沐泠洹的还不一样。
那边祝诗雨解了半天没解出来就放弃了,反正作业她是做完了,这个题可以没事的时候慢慢解,然后一抬头发现沐泠洹和苏翌也在解这道题。她有些意外,她以为这两人可以很快把这题做出来,没想到这俩学神也被难到了。
“这题出错了吧,就这几个条件也解不出来啊。”沐泠洹放下笔,揉了揉眉心,他自问数学功底扎实的不能再扎实了,而且这些知识点他绝对都掌握了,怎么可能解不出来?所以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头出错题了,二是他们用现在的知识没办法解出来。
他们俩不再纠结于这道题,而是刷起了视频。最近网络上热点问题很多,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份有点特殊,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公开评论,但是私底下讨论两句还是可以的,只要别被某些有心人士录音录像就好。可就是这样他们也不敢大声说,只是两个人在那小声嘀咕。
过了一会还是没有人来交材料,沐泠洹觉得可以下班了,但是其他几人还是觉得到点再走会比较好,沐泠洹一个人拗不过他们六个,只得留下了。他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开始给材料归类,边归类边统计,他喜欢井井有条。余承东上完课回来看到他们在那聊天的聊天,打游戏的打游戏,就问一共交了多少材料。沐泠洹转过头:“部长,一共是32份材料,你上课后新交的是18份。”沐泠洹记得比较清楚。余承东点点头:“行,还有12分钟时间截止,再等这最后的12分钟。”说完余承东到最里面坐下开始玩手机。
事实证明等这12分钟也不会多收一份材料。一行八人走出新文科楼,余承东问了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得知他们都有车后,也就没再说什么。由于张懿宸和女生们的关系比较好,他和几个女生走在后面,沐泠洹和苏翌是一个宿舍的,自然是并行骑车。余承东从后面上来和他们两人并行骑:“怎么样?第一天收材料的感觉如果?”沐泠洹实话实说:“他们好笨,材料格式要改好几次才能改好。”苏翌点头表示认同。
余承东叹气:“没办法,有的人可能就是不擅长弄这个,那就一遍遍纠正呗,还能咋办。对了,你们两个和其他人相处的如何?”沐泠洹和苏翌没吭声。余承东有点无语:“不是,合着这一个晚上你俩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交流啊?”“也不是没有交流只是交流不多。”苏翌辩解。余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