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太小看韩威、韩猛二人了。¨s′o,u·s+o-u`2\0-2`5+.?c¨o*m?
这两个燕将,不但对袁绍忠心耿耿,为人也很谨慎。
今天我向他们申请统领一军,他们搬出袁绍为借口,就是不答应。
恐怕他们已经开始怀疑我的身份了…
贺齐将军,给主公送的信,送出去没有?”
“还没,我是想等将军归来,判断一下局势再做定夺。”
张郃很是欣赏地看了贺齐一眼,说道:
“贺将军,你果然有大局观,不愧是锦衣卫天字高手。
现在速速给主公送信吧,告诉主公火速进兵,迟则生变。
韩威、韩猛是忠诚于袁绍的死硬分子,不可策反。
我想从他们手中夺取兵权,也几乎不可能。
待主公率军攻到昌邑时,可发动夜袭。
我会舍命打开城门,迎主公大军入城!”
“好,我这就派人去…”
袁耀屯兵豫州边境,随时等待着张郃的消息,准备兵进兖州。
张郃当真不负袁耀所托,很快就混进昌邑城中,这让袁耀倍感欣慰。
河北四庭柱的身份,在燕国当真是好用。+二^捌_看*书~旺- ¨已_发!布_蕞/辛~璋-劫·
袁耀本想着收到张郃的传信就出兵,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收到两封传信!
一封是张郃传消息的信,在袁耀预料之中。
还有一封,竟然是昌邑守将韩威、韩猛写给自己的信!
袁耀连忙唤来一众谋臣,来推算敌将给自己写信的意图。
袁耀坐于主位,对众臣子道:
“诸位,这封信,是张郃将军写来的。
他称韩威、韩猛乃是袁绍死忠之臣,急难图也。
张郃想从他们手中得到一支兵马,都遭到二人的拒绝。
张郃甚至怀疑二人看破了他的身份,让我们火速进兵,夺取昌邑。”
大将童飞闻言有些焦急,开口道:
“既然形势如此急迫,那主公还等什么?
速速进兵就是了啊!”
袁耀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有意思的是这第二封信件。”
“这第二封信,正巧是儁乂口中死忠于袁绍的韩威、韩猛写给孤的。
你们拿去看看吧。¢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
袁耀将信交给众将传阅,对众将道:
“这两个燕将在信中极尽阿谀咱们之词,把孤好生赞誉了一番。
称孤是不世出之明主,一统天下之霸主。
反正好听的话写了不少,占满了此信大半的篇幅。
你们可以略过不看。
真正有用的消息,在后面。”
“此二将声称跟随袁绍前途无望,想要投到孤麾下。
他们愿献上十五万大军与兖州之地,为二人进身之阶。
现在唯一的阻碍…”
说到这,袁耀忍不住摇头苦笑:
“唯一的阻碍,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大将张郃。
二人称张郃对袁绍忠心耿耿,在城中盯着他们,令他们不敢贸然来投。
要让我起兵攻打昌邑,跟他们合作,先除掉张郃…
然后他们再投效于孤。
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情况?”
谋臣蒋干看完了信件,对袁耀道:
“主公,韩威、韩猛二将的说辞,与张郃将军既然不同。
他们之中,一定有人在说谎。
臣以为,还是张郃将军更加值得信赖。”
“韩威、韩猛二人包藏祸心,写这封信,大概率是诱敌之计。
主公可不能中了他们的奸计!
还是按张郃将军所说,大军闪击兖州,由张郃将军打开城门,一举攻下昌邑比较稳妥。”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皆同意蒋干的看法。
张郃受袁耀礼待,发誓要效忠袁耀。
怎么看,都比韩威、韩猛那两个燕将稳妥得多。
袁耀仔细思索,觉得此事好似没那么简单。
他对李儒问道:
“先生,你觉得呢?”
李儒轻抚胡须,说道:
“臣以为,儁乂将军所言肯定属实。
韩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