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转眼间,莫实秋的小说开始在百姓日报上面连载。
全家属大院、机关中小学,所有人都争先恐后要阅读他的小说,莫实秋成为所有孩子的榜样。马冬莹夫妇与有荣焉,心里都有一种要熬出头的感觉。莫实秋父亲莫想有,还因为儿子的事获得领导的问候,甚至有同事直接拿自家孩子的作文上门来,让莫实秋帮忙指导。以前大队只有一个苏老师能知道,找她的人多到能从部队排到公社,这会多了一个莫实秋,为了省时间,很多人转头都找上门来了。莫家门庭若市,热闹是热闹,但也确实影响到莫实秋的学习和生活。马冬莹不会拒绝别人,在一旁只会干着急,最后她只能找到苏暖,苏暖给的建议就是学会拒绝别人。如果不拒绝,被影响到的就是他们小家庭。莫实秋好不容易取得一点小成就,难道要走到泯为众人矣的结果?马冬莹为了儿子,尝试拒绝了来家里请教的孩子。那孩子转身就回去告状给家长,最后发展到家长带孩子上门理论,“马冬莹,你家莫实秋给那么多孩子讲作文,怎么轮到我家孩子就被你们赶出来?”“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男人只是一个小小的连长?”“今天无论如何,你们都要给我一个说法!”马冬莹连忙解释,“不是的。”“我们怎么会瞧不起你们?”她男人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指导员呀!“你们要是没有瞧不起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让你家莫实秋教我儿子写作文?”马冬莹满脸愧疚,“来找我们家小秋的人太多了,这几天小秋都没时间做自已的事,我们不希望他的学习受到影响,所以从今天起,我们打算所有来请教问题的,都拒绝了。”“我儿子是第一次来请教,你们就不能让莫实秋教完他再开始拒绝别人吗?”那位中年军嫂语气咄咄逼人。苏暖在人群中听得心里不舒服,走上前说道:“哪里有请求别人帮忙这么理直气壮的?”“人家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如果每个人来请教问题,小秋同学都要帮忙解答,他是不是不用学习了?”“他自已也是一个学生,你们的孩子要学习,他就不需要了?”那人见是苏暖说话,态度缓和了不少,“苏同志,我这不是生气莫实秋能教别人,不愿意教我儿子嘛。”“不知道的呀,还以为他们搞针对呢!”“父母职位高的,他们就教,父母职位低的,就不教。”马冬莹被气的手指发抖,百口莫辩,“我们没有。”苏暖不以为然,“就算他们看人下菜碟,又如何?”“知识掌握在小秋同学手里,他没有义务要教所有前来请教的人。”“他想要教谁就教谁,这是他的自由,你一个来请求别人帮忙的,更加没有权利指责他。”“求人办事就要有求人办事的态度。”大家本来还觉得莫家这次做得是有点过分了,大家都是同一个大院的,哪有帮这个,不帮那个的?但是他们听完苏暖的话后,又觉得挺有道理的。人家想要帮就帮,不想帮就不帮,哪能强人所难的?大院那么多人,就算想帮也帮不完呀! “苏同志说得对,帮不帮,是小秋的自由。”“对呀,哪有你这种求人办事的态度的?”“遇到你这种的,人家愿意帮你才怪。”中年军嫂听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实在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带着自家儿子灰溜溜的走了。“苏老师,我们又给你添麻烦了。”马东莹不好意思道。“没事,希望你能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果断一点准没错的。”“你为别人多考虑一点,就会多为难自已一点。”“你自已没苦硬吃,但不能连累了孩子。”苏暖说得很重,她早就看不惯马冬莹这副软弱样,大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马冬莹垂下脸来,“我知道了。”“下次我知道怎么做了。”莫实秋站在母亲身后,很想为母亲解释几句,但想想才发现,苏老师说得对!他这些天之所以花费那么多时间帮别人解决问题,就是他母亲说都是大院的,不帮不好。要不就是帮了这个,不帮那个,影响不好!要不就是担心连累他的父亲,被同事穿小鞋。他从来没有这么希望苏暖是他的母亲,因为苏老师根本不会让他一个小孩子承受这些委屈!谁要是当了苏老师的孩子,一定会很幸福!苏暖并不知道莫实秋的想法,她是被人拉到莫家看热闹的,看完热闹了,自然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