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南宋之基建狂魔 > 第四十九章 江心岛上,话将来(求月票,求收藏。)

第四十九章 江心岛上,话将来(求月票,求收藏。)

看完张文,莫峥大方一笑,对李好义抱拳一礼:“李统制!久仰大名,中军精锐,今日让人大开眼界;难怪七防关外,大胜敌军,了不起!”

“哈!”李好义洒然一笑,摆摆手,嘴里却不谦虚:“区区千余贼人,微末之功罢了!倒是莫都使千里转进,殊为不易,对吧!”

如果刚才的招呼,算言语试探,这千里转进,就妥妥的打脸,嘲讽左军的秦州溃败。

莫峥身后,刘洪脸色已冷,阿南的络腮胡子抖个不停,显然已经咬紧牙关,莫峥本人却不甚在意,摆手说到:“确实不易,八千弟兄,让人卖得干干净净,莫某不才,此事不清,绝不罢休!”

莫峥的话铿锵有力,李好义身后的张海,身子一震,他想起那日砖窑旁,莫峥说过,怀疑蜀口诸军统帅中,有人通敌叛国。

别人是一头雾水,张海怎会听不明白,莫峥的意思便是:叛徒之事没结果,他不罢休!

张海明白,但莫峥一边说,一边注视着的却是李好义,却见他微微皱眉,没了刚才的豪爽气,显然,当初砖窑边的话,张文是带到了,李好义也是听得懂的。

一时双方皆陷入沉默,良久,李好义摇了头:“军国之事,岂能靠想象、推测之言,若无实据,我绝不信!”

“将军是对的,此等事,一万个小心都是应该的,因为错一步,都将万劫不复!”莫峥点了头,却是一语双关!

李好义再次肃颜直视莫峥,莫峥坦然而对,双方第二次,陷入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江心岛这边,气氛却一冷再冷!

但右岸分发食物的团练军士卒,不知此情,还在亲切的犒劳中军将士,中军将士得了款待,自然也是有感谢的,有打趣的,总之热闹得紧。

突然,团练军发饼的一个士卒,扯着嗓子大喊:“老乡,多杀贼人,护好自己!”

“老乡,多整些烙饼,回来我还吃!”中军行进的队列里,有人回应,却已行远,不见身影。

在江心岛这边,听到这两声对话,尤为突兀,但谁一听都能知晓,这是团练军士卒,遇上了中军兵卒中的真老乡!

沉默中的李好义,都不由转头看向岸边,当他再此回转,已变了神情,不说和颜悦色,总之已柔和许多!

最后,李好义一伸手做了更请的动作,然后独自迈步走向了江心岛北边。

莫峥伸手阻止想要跟上的刘洪,也便跟了上去。

江心岛最北,有一巨石,常年被水流冲刷,已然悬空,站在这里看洛峪河,好像一艘不停前行的飞舟。

而洛峪河刺骨的河水,在巨石处分绕两旁,就像某种抉择,一旦错了,必然会走向不同的道路。

莫峥和李好义站在巨石上,也没有高下之分,就这么齐头而立。

还是李好义当先开口:“莫老弟,真不是因为溃败推责?”

莫峥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后,有些动气:“李兄,小瞧人了。”

李好义示意莫峥不要激动,这才开口:“话不入第三人之耳,我有疑惑皆问,莫老弟有话,皆说,可好?”

莫峥顿时懂了,李好义的意思,站在他的立场看,莫峥因推卸责任而躲在仇池山,诬陷他人,这是有可能的,他的话并非询问,而算是直言不讳;

想了想,莫峥说到:“李兄,站在我的立场,若不是你素来有忠直之名,我不会让张海传话,若不是李兄七防关外伏杀千余金贼,我此刻也不会承认我说过那些话。”

李好义点头,认了这说法,而后他问起:“为何怀疑吴太尉?光从战果验证,不可靠,开禧之前,吴太尉皆在临安或江南为官,不知西北兵情,打了败仗,事不可谅,但因此说他有叛国之心,怕是太牵强。”

莫峥答到:“若是建炎南渡之前说不知兵,那是真不知。但朝廷南迁后,蜀口便是吴家独大,说兴州戎司皆是吴家军是夸大了,但吴家子弟多少为将?那些吴家老军皆不知兵么?”

李好义还没反驳,莫峥又抢先到:“还有,李兄知晓信息比我多,可从结果反推,数月战事之后,如今建制最完善,战力剩余最强的,是不是那些亲近吴家之军。”

李好义沉默了,指头轻敲,显然是在比对脑中情报,渐渐的,他面色越来越差。

感觉李好义思考得差不多,莫峥还是没让他开口,再次抢先问到:“如今吴太尉有军多少?驻军何处?”

李好义皱眉:“四万余,驻河池!”

莫峥想笑,但笑不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