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年,风雨飘摇之中,崇祯皇帝不仅是一位忧心国事的君主,更是一位勇于探索、力求变革的领导者。面对外敌压境、内政腐败的严峻形势,崇祯深知提升军事实力是保卫国家安危的关键。
于是,决定亲自介入,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制造业革命。
东暖阁,崇祯批阅完一份奏章,便把毛笔搁在砚台上,想到曾召见徐光启,谈论到火器制造,及钢铁冶炼;总览军械局及草办格物院,也不知道进展如何,打算推进大明工业发展。
崇祯想到了一个搞笑的事,说某某主角重生成崇祯皇帝,凭着后世记忆说西方因为工业发展迅速,机械代替了手工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从而爆发工业革命,导致君主专制变成君主立宪制,因工业革命崇祯心里感到害怕。
崇祯呵呵一笑,失业?爆发工业革命?失去皇权?在朕的字典是不会发生的。
来来,从北京到广东的官道给朕翻新一遍,并加宽;或者从北京到云南的官道在修葺一遍?
大明耕地太少了,都给朕开山耕田去,全国兴修水库啥的,只有干不完的活。
只有推动工业发展,大明才能屹立世界之巅,崇祯想到西方工业革命,不由嗤笑。
“曹大伴,召见田尔耕、御马监代掌印卢九德,挑选勇卫营将士,随朕出宫。”
曹化淳虽然从应天府召回北京有几天了,也未立马擢升为御马监掌印,在信王府众多太监当中,曹化淳是第一个服侍崇祯,论才华也是众多太监当中也是第一人。
第一人?才华出众?朕要的是忠心,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总得有个投名状吧?崇祯看着曹化淳,心里思索着。
“奴婢,遵旨”
不久后,崇祯在勇卫营开道下,坐上马车,随堂太李卫明当起马夫,车内坐着崇祯跟曹化淳、田尔耕仨人。
“去军械局,朕要去看看”
马车停在,京城西郊的军器局门前。
“来着何人?止步!”几名士卫看见前面来了一辆马车,上前止住。
“咱家,乃司礼监随堂内侍”李卫明拿出腰牌,
锦衣卫带队护卫检查无误后。道“来此,可有信物?”
“若无信物,此乃军营重地,速速离去,否则杀无赦。”
李卫明见护卫蛮横无理,怒道“大胆!御驾……”
“不得无理”崇祯从马车下来道
“臣,叩见吾皇万岁”几名侍卫看见崇祯皇帝行礼道。
“免礼”
崇祯见军械局守卫森严,问道:“尔乃何人?”
“臣,乃锦衣卫当值小旗,吴有用。”
“戒备森严,不错,朕欣慰。”然后拍了拍几名侍卫肩膀。
“卫明啊,锦衣卫职责所在,日后切莫如此无理。”
李卫明见崇祯训斥,道:“奴婢遵旨”
吴有用,道:“启奏陛下,御驾来此,是否要召见徐大人,及百户大人?”
“去宣吧。”
“臣,遵旨”只见小旗一溜烟跑进去。
“臣,徐光启,叩见吾皇。”
“锦衣卫百户,高升,叩见吾皇。”
“草民,宋应星(宋应升),叩见吾皇”
“免礼”
“宋应星?”崇祯听到某人名字,愣了一下,不敢确定。
徐光启见崇祯注意到宋氏二兄弟,向崇祯施礼道:“启奏陛下,此二人正是江西宋氏二兄弟,陛下未曾召见,还请陛下恕罪。”
“徐爱卿,向朕引荐人才,朕高兴还来不及,何罪之有?”
“不知陛下,来此可有要事?是否要召集大家来此迎接?”
“朕,来此看看军械局进展如何?不用惊扰他人”
崇祯身着便服,在一众官员拥护下,进入军械局。
左边是矿石删选区,右边煤矿删选区,印入眼前的是忙碌的工人用各种工具进行破碎、粗筛、细筛、漂洗等步骤。
厂房采用石、砖瓦结构,用各种材质石条,或黏土烧制而成的砖,堆砌成一丈高的墙,墙上用木材搭成框框子,上面用黑色瓦铺成屋顶。
只见工厂尘土飞扬,一股呛鼻气味扑面而来,工作环境如此恶劣。
崇祯皱着眉头,道:“工匠为何未带防护用罩?环境如此恶劣,工作未完成,工匠却先病倒了,工匠是咱大明的宝贝。”
“徐爱卿,此事务必要落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