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百分百忠诚。
还需要有权力以及实力去牵制他们,否则就会发生事故野心不断膨胀。
武将野心膨胀是割据一方,文官野心膨胀便是贪婪百姓资财。
‘贪官养肥了可以杀,但武将的权力和野心必须得重点压制,若是发生叛乱,一场仗下来,比贪官损失的钱财人力恐怕还要多无数倍。’
很快苏云接纳了关羽秦琼一行人。
一面如枣红身高九尺有余,美髯长须,手握青龙偃月刀的魁梧男子和一名长相方正,身着明光甲,手握双锏高大汉子走了进来。
“臣等拜见陛下。”
众人齐齐跪拜,苏云虚扶。
“有诸位相助,朕如虎添翼!”
“诸位爱卿,朕为你们准备了接风宴,今日你我君臣,不醉不归。”
“谢陛下。”
~
环州内,一处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的僻远之地。
兀良合台遭遇惨败后,惊慌失措地向北逃窜。杨再兴则率领着五千精锐骑兵穷追不舍,气势如虹。
途中,兀良合台妄图借助人数优势进行反击。
然而,双方刚一交锋,只见蒙军在百步开外尚未靠近杨再兴的骑兵时,便遭到了一阵密集而猛烈的射击。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蒙军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被明朝的新式天武步枪打得屁滚尿流,纷纷不敢贸然前进。结果,蒙军再次遭受重创,狼狈败逃。
此时,兀良合台身旁原本五万之众的大军已经四散逃离或战死沙场,如今他身边仅剩千余名残兵败将,自己也是一副狼狈至极的模样。
“将军!前方似乎有情况!“一名斥候神色慌张地疾驰而来,气喘吁吁地报告道。
兀良合台急忙抬头望去,眼前赫然飘扬着一面鲜艳欲滴的赤红旗帜。刹那间,他吓得魂飞魄散。
“往东边撤!”
蒙古骑兵最擅长的就是机动,他们跑起来没人能追上他们。
前方侯景勉强形成的包围圈,还没来得及合拢便已被撕开一道口子。
“蒙军怎会如此胆小,陛下一来,他们就撤。”侯景不禁抱怨几句。
能否抓住兀良合台这关系着他是否能够将功补过,如果能成功捉到兀良合台,那他之前所犯的错误就能一笔勾销。
“李荣昊,你率领一支骑兵追击。”
“是!”
随着一声令下,一支千人左右的骑兵犹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迅速追在兀良合台等人的身后,死死咬住不放。
兀良合台一路狂奔,直到贺兰原才勉强将明君甩脱。
经过十来天的逃亡,他整个人变得面黄肌瘦,憔悴无比,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将军,我们终于逃出来了......”一名亲兵嘴巴干裂,声音沙哑,满脸疲惫地说道,眼睛里透露出劫后余生的激动和喜悦。
望着远处自家军队的出现,他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次南下,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如同走进了地狱一般。
“是啊,我兀良合台终于回到蒙古帝国的怀抱了。”
兀良合台感慨道,心中充满了庆幸和欣慰。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但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保卫国家、捍卫荣誉的决心。
兀良合台原本呆滞的眼神,在这一刻微微泛红。
一种家的温暖涌上心头。
苏云亲征北上,蒙军听闻立即收缩势力,唯有兀良合台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
五万大军只有不足千人回到蒙古,几乎被全歼。
忽必烈等人闻之纷纷惊愕不已。
他们打仗以来,从未遇到过如此情况。
兀良合台来到忽必烈面前哭诉,一个劲的说明军火器犀利。
“陛下,明军的火器已经犀利到能够连发,两百步外就算身着重甲被打中也是死啊!”
“明军火器之犀利远超我们想象!他们射击精准,威力强大,就算是骑在马上射击,也比我们军中会骑射的勇士们厉害!”
忽必烈等人,高坐上位,面色沉重。
兀良合台一名杀伐果断,残忍无比连灭十几国的猛将,此时正像一个孩子一般哭诉。
他的话语对于蒙军未来战略具有很强的变动。
脱脱和木华黎两人相互看一眼。
前者似乎觉得有些夸大,若是明军真如此之强,还会被他们侵略?
后者闻言却是心惊胆战,木华黎是十分清楚明军火器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