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家父张居正 > 第14章 初见小皇帝

第14章 初见小皇帝

紫禁城共分三段,第一段是从午门到皇极门之前,为内阁和六科言官所在。

往里,则是皇极门到乾清门这一段,分别坐落着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再往里则是乾清宫等后宫。

这日早上,春光和煦,微风袅袅。

万历皇帝坐在西暖阁内,看着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来回翻转,愁绪涌上心。

他站起身子,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风景。

感慨道:“朕本是天子,按道理来说这天下都该是朕的,可是朕真正能管的也只有这巴掌大小的紫禁城,不对,这紫禁城也不属于朕。”

“魏清,你说说,朕这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一旁的中年太监吓得膝盖一软,颤抖着声音回道:“皇上是万民之主,怎么可能做不了紫禁城的主儿呢?”

万历皇帝盯着他,讥道:“那朕为何想要些银钱,内阁都不许?朕想要出宫去,看看朕的万里河山,大伴与母后也不许?”

“魏清。”

“臣在!”

“你是不是忠臣?”

魏清一愣,他没想到皇帝为什么要问他这个问题,于是忙道:“臣是忠臣,只忠于皇上您一个人,绝不敢有二心。”

“那好,你去让张先生给朕拿二十万两银子来。”

“啊?!”

万历皇帝瞧着震惊的魏清,笑着摇摇头,踱步回到桌前坐定。

他重新拿起刚才没看完的奏折,又看了看票拟,提笔写下四个大字。

“依奏允行!”

这就是他这个皇帝每日的工作。

凡是张先生送上来的票拟,他一字不改,直接命太监誊写上去。却说大明内阁,司礼监按道理来说,都是皇帝的秘书。

一内一外。

各处的奏折先到通政司再经由司礼监,交由皇帝过目,皇帝拿不定主意,就发内阁票拟。

内阁首辅提笔,模仿皇帝的口吻,写下建议。

这就叫做“票拟”。

票拟完毕,就会再送回皇帝跟前,皇帝看后,再提笔写下批示,也就是“朱批”。

也就是说,首辅的票拟只是建议,批朱才是最终决定权。

但万历皇帝执政时才十岁,票拟由张居正完成,批朱则是由冯保完成。

二人互为盟友,再加之李太后。

一外两内,组成铁三角。

李太后甚至直接对儿子说过:“三十岁之前,都别想亲政,让他事事询问张先生。”

张居正若是想干什么事儿,先让手下,按自己的意思写下奏折。他自己再模仿皇帝的口吻,按自己的意思写下票拟。

进入司礼监,冯保再誊抄一遍,皇帝盖上玉玺就算完事。

“内阁每有一议,皇帝即下一旨。”

起初小皇帝倒是乐得如此,但年纪大了之后,博古通今。

古代被废掉的皇帝可不少,尤其是张先生,在他小时候给他讲《霍光传》。

谁是霍光?

你不就是霍光么。

正想着,阁外忽然响起一阵尖细着嗓子的声音:“皇上,张司丞到了。”

“谁?”

“张先生的五儿子,做您的侍读。”

“哦,是他啊。”万历皇帝有了印象,挥手道,“让他进来吧。”

“是。”小太监恭敬应下,转身离去,不一会儿,就带着张允修来到西暖阁前。

“哎,小公公,这地方咱确定能进么?”张允修停住脚步,指了指上边。

这可是皇帝办公的地方,非有诏,不得入。万一他逾矩,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小太监明显一呆,暗忖道:老子是个大豪雄,儿子倒是这般谨小慎微,唉,若是张阁老也能如这小子一样就好喽。

“公公?”

“啊!”小太监回过神,笑道,“张司丞放心,陛下既已下旨召见,那自然那里都去得。”

说着,二人一同走入阁内。

张允修谨小慎微,盯着脚底下,缓缓往前行进。

龙椅上,万历瞧见张允修穿着一件青色道袍,耸拉着脑袋,像个鹌鹑,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随后,他又觉得失态,忙捂住嘴唇,板着脸问:“你就是张允修?”

“臣张允修见过陛下!”张允修抬起脑袋,看着万历皇帝行上一礼。

惊鸿一瞥,只见他约莫二十来岁,白白胖胖,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套在身上,让人赏心悦目。

万历皇帝也转动目光打量张允修,见他十七八岁,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