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混在明末当军阀,开局就灭清 > 第17章 斗米恩升米仇

第17章 斗米恩升米仇

才过了三天的时间。

在登州一府之地经常挡缩头乌龟的上河寨百户谭平,居然为了帮助乡民和贼匪死斗,最后光荣战死。

这条消息一经传开,直接震惊了很多人。

真是十年不动,一鸣惊人。

具体怎么回事还是人们从酒楼的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

冷风萧瑟,天寒地冻。

孤儿寡母千里投亲,结果在路过首阳山时被劫,少年惨死在大头领的刀下,而那孩子的母亲,被众匪凌辱致死。

得知消息的谭平极为愤慨,号召勇敢杀匪。

而且打的时候一马当前,冲锋在前,最后力竭身死。

有了谭平的鼓舞,上河寨的官兵们奋勇杀敌,打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这等英雄豪杰,才不愧是咱登州好汉。

可惜啊,人活的时候没有去好好交接一番。

关于这则流言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城外乡野。

官位上的大佬们却不这么想,派人细细调查,好像结果和乡野流传的差不多。

于是,这件事很快就盖棺定论,落下尘埃。

作为分属上河寨的千户田守义心中不甘,可是撒出不少人手去探查。

这么忠心大方的手下没了,田守义气的直想杀人泄愤。

赵家寨施粥点。

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正蹲在地上,不顾烫嘴大口大口喝着碗中米粥。

有名中年汉子边吃边流泪,吸溜着鼻子。

“爹啊,您老人家在坚持一下,在坚持一下就好了。”

“这里是真的啊,这里的大善人有人管饭,家里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这么多粥啊。”

在他身边不远处蹲着另一个三角眼男人,虽说也是埋头大吃,可听到汉子夸奖赵家寨,忍不住冷笑。

“谁知道他们安得什么心,说不定把人骗到他们那当牛做马。”

“又不是没有施粥的大户这么干过,真正签了契,连畜生都不如,每天一个馒头从早干到晚。”

这人语气中不乏刻薄,透露出休要骗了我那种得意神色。

“要说前几年是有,可是现在......”

中年汉子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这年月人不值钱,粮食价堪比黄金,就为点人浪费珍贵的粮食,不值得。

这些话让田守义派来的探子听到,心中一动,就把话带了回去。

田守义正愤愤不平地喝着小酒解闷,听到赵家寨的消息,脸色稍霁。

“听说这些个姓赵的收了不少流民,上面都知道他们在开荒,寒冬腊月的,也真有那劲。”

“现在连个屁都种不出来,岂不是要让那些贱民们多吃几个月?”

琢磨了一阵,田守义这才发觉貌似赵家寨很有钱。

“有点意思。”

越想心里就越痒痒,田守义脸上露出奸滑之上,一口将杯中酒饮尽。

......

腊月中旬,赵家寨开始轰轰烈烈的出海捕鱼,有些靠海的沙滩上已经冻了冰,这在往年很少见。

赵彦心里清楚这就是明末的小冰河期导致。

而天气的变化,也让近海鱼获少了。

中原大地持续干旱,天灾人祸,连耗子都能饿死。在海边同样不好过,稍有些个头的鱼全向游向了深海。

赵彦也是在初冬时让族人们专门建造了几艘大船,开启外海的冬捕。

虽说粮食目前储备还算充足,可是赵家寨总人口已经三千出头,何况,粮食是签到奖励,随机性比较高。

按照赵彦的想法,冬天没蔬菜,也种不上新粮,不妨从海里多找些吃的。

他们赵家寨有盐田,甚至是有鱼肉持续供应。

去了登州也能卖个好价钱。

对外也有个说法,能让其他人看到赵家寨的生活来源,这样招收起来流民不会有太大疑心。

“族长,更叔现在一家店暗度陈仓式的卖盐,虽说是无本买卖,可终究卖得太少。现在几千人的吃喝供应已经吃紧。”

“想要让人吃饱有劲,鱼获也是一部分,正好咱们再开一家店,专门卖这个,可好?”

迎着冷嗖嗖的海风,赵彦在沙滩上漫步。

这也是难得老族长也得了空,正好送了一艘大船出海,两人边走边聊。

老族长深以为许。

他们迁居在此几百年,一直以打渔为生,地里刨食终究比不上来投奔的流民。

而且赵彦也一直在谈什么营养,他不懂并不妨碍知道有好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