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文一番盘算,心知可能是当地有强军。
通篇报文里所说的战死之人是真,下面再提到的就是赵家庄,想必就是这个了。
这可是山东近年最好的消息。
张秉文没去计较,将原信和另一封函件发了出去。
“上报兵部,内阁,这封是我的新笔所书,一定要交到首辅陈大人手里。”
“是。”
布政司八百里加急,两天一夜之间辗转到了内阁。
首辅陈演在签房里书写给崇祯的奏折,刚要下笔就要被一阵喧哗声打断。
房外似乎响起了欢呼声,还有几声惊叫。
陈演不满地将笔一扔,向门外大喝。
“何事在外惊扰?”
喧哗声一下没了,随后签房门推开,几名官员不顾规矩涌了进来。
“阁老,是喜讯,山东大捷。”
此时的山东布政司,张秉文自发出报捷信后,也是兴奋地坐立难安,脸上喜不胜收。
此次大捷对于山东来说意义非凡。
多少年了,北直隶,宣大成了鞑子的后花园。
而山东一地也跟着遭殃,本就不太平的鲁地流民四起,贼匪丛生,无一日安稳。
以德王朱由枢为首的皇室宗亲,在山东境内圈地无数,更是因为土地耕种问题时不时让人来找各府的麻烦。
山东上下的官员,后来一合计,遇事关门。
只要保证这些皇室宗亲的安全,其他爱咋咋地吧。
济南府城五十万的人口,泱泱大城,在几百鞑子入侵时,闭门不出。
说出来都丢人。
可以想见,山东官军的战斗力有多弱。
那些运到布政司的人头,张秉文带着幕僚可是一颗颗点检过,头皮上全是陈旧剃发痕迹,五一新剃。
说明这可是实打实的战绩,足以震动九边。
“既然是真的,那职位也不能小气了。”
前思后想,将功劳尽书于信纸上,张秉文又着重了笔墨给赵家庄,并将赵彦招收流民屯田的善举大肆褒奖。
这些人头停了不到两日,再度向京城运去。
没多长时间,兵部下来了赏赐。
赵彦擢升为登州卫指挥同知,统领卫所一应兵马。
“这个卫所还是在黄县.....”
杀了那么多人头换回来一个官职,其他好处一点没有,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朝廷连个赏银都没有?
登州卫目前还是以李呈为主,表面上给了赵家庄一个副职,可能是所有人都清楚,除了有名无实能扩兵,其他什么也没有。
这要是搁了其他地方,说不定早就反了。
当听到这个官职时,赵彦和族老们相互看了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喜。
没错,他们本就不想跟登州有掺乎。
低调的在黄县攒起来兵力,这才是最真实的。
将来万一乱起来,赵家庄也不是众矢之的。
其实想想,鞑子凶残,惑乱鲁地,各地都想着关闭城门放之任之,随波逐流的眼不见心不烦。
若是真报上去,怕是山东一地的官员都落不着好。
经过赵彦翻来覆去的推敲,大概就清楚报的功劳可是低了。
不然以崇祯的性子,肯定要大肆宣扬。
“更叔给上面塞钱塞少了。”
赵彦也没想到赏赐能抠门到这种地步,所以低声问向老族长。
看着族老们皱起的眉头,老族长咳咳了两声,扫了众人一眼。
“咱们用人头换了不少钱,总比送人钱,然后再引起整个山东官场的震动,让人穿上小鞋强吧。”
......
翌日,一大清早,阳光明媚。
赵彦率领一千战兵和五百辅兵,然后队伍中携了不少流民来到黄县。
昨夜赵氏一族的核心人物都商讨到很晚,大家一致决定让赵彦带部分人马在黄县摆摆样子。
若是能把黄县的土地拿到手里最好。
再有一个就是有事,他们也有个退路。
得到消息的黄县县令王德贵一脸沮丧,跟巡检赵番在县衙里长吁短叹。
“姐夫,这有啥愁的。那姓赵的一群破落户,以前咱们也去赵家庄看过,估计是他们命好,拣了几个人头得了势。”
赵番脸上丝毫不以为意,在旁一致撺掇。
“说是他们兵多,我倒是信,一群吃不上粮的贱民想屯田搞军户罢了。”
“放屁!你脑子里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