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混在明末当军阀,开局就灭清 > 第44章 那我们的损失太大了

第44章 那我们的损失太大了

赵承继拍了拍胸脯。

“彦哥放心,我自有办法。”

赵彦就没再多问,毕竟族兄弟们都需要成长,将来都要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他如果干涉太多可能会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主要他这边把心思放到了赚钱上。

军队雏形已经有了,各级统领也有了章法,军饷的缺口必须得想办法补足。

两县合起来的人口才不过三万来人,两面环山,一面靠海,招远县靠着莱州边界,地处平原,一望无际。

若是莱州一旦有鞑子或者流寇,最先倒霉的也就是招远。

可招远的土地也是真好,水稻和小麦皆可种,这也就是招远大户多缴粮的缘故。

各地饥民遍地,饿殍千里,战乱纷纷的年代没人会傻到用粮食换银子。

所以,赵彦将目光放到了煤上面。

这一次,更叔也来到了黄县,和赵彦商量银钱之事。

“更叔,上次你说莱阳和招远界那边有好几个露天煤矿,不过人手不够,开采不起来,想把这个矿占下来。”

这可不是一个矿,而是三个露天矿。

大户人家讲究,平时开火用木柴,下人们烧水热饭用的都是煤炭。

更叔不经意点了点头,那些矿是几个大户的,以赵家军现在的实力想要拿下轻而易举。

山东各州府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大,且是可以公开买卖的。

正好他们这边的匠户营也提了很长时间。

若是只靠那么几座盐田晒盐,还掐着量不敢多卖,怕被转运使发现,赵家庄那点私盐买卖连糊口都算不上。

他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撼动山东官场,所以得继续苟着快速阿战。

真正内外交困的乱世快来临时,才是他们一飞冲天的机会。

终于要涉足矿产,这本是赵彦最不愿揽的事情,消耗人力不说,生产力极为低下,可为了能多开一条财路,有些地痞流氓也不能一杀了之,正好放上矿上劳动改造。

将来有了鞑子和那些死硬流寇,就可以充当劳动力了。

更叔点了点头,立刻将话题转到另一个方向。

“赵家庄和这边的两个县,城池用不用加固,我担心会被人抄了老家。”

这就是典型的退路想法,在明末的时候,大户人家防范流寇而将自己家打造成军堡。

赵家庄的底子不是什么秘密。

真要有人报仇上门,庄里留的那些人肯定不够。

年前的时候,赵家庄还是个百户寨,进行了围墙的加固,将一些地方的土坷垃都换成了石头。

现如今也能称为一个堡,万人都攻不下的营寨。

围墙边都有内里的梯子,靠墙边的随时能攀到墙头上进行守护,墙下面也堆的一些石块防守之用。

原本一个穷酸破烂,残垣断壁的赵家庄活生生拔高成了城墙。

去过赵家庄的人都很惊讶,都能称为一个县城了。

倒是黄县和招远县的土墙不堪一击,要是惹急了鞑子,一拉缰绳都能拉着战马越过城墙。

甚至有些地方还不足一个成人高,稍微个高点的孩子都能爬出去。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县城就跟纸糊的一样,根本挡不住来来回回的人,就是个摆设。

思前想后,赵彦立刻把手下的士兵全部叫停训练。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总算加固了城墙,也让两个县令安心不少。

工匠们巧思下,用土木进行加固围高,再将守城的大型弓弩也重新安装上去。

没有强迫征调百姓,更没有花钱雇人,赵家军的做法让两县的百姓宽心,也对赵家军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如今在赵彦的指挥下,两个县的民心竟轻而易举得到。

这是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更是那些受到赵彦胁迫的大户们,购得猪牛羊主动来犒劳将士们。

如此一来,倒是把城内紧张的气氛缓解了。

县衙公告栏。

一大早就贴上去新的布告,引起不少百姓围观。

和上次的血腥不同,士兵们讲解的也很仔细,听得人也很高兴。

这可是古往今来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士兵看到百姓们脸上的喜悦,确定地点头。

“没错,赵将军贴这个布告的意思就是让大家尽快忙碌起来,不要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徭役和兵役上。”

天哪!

两个县的百姓喜极而泣。

这可比天降甘霖的消息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