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混在明末当军阀,开局就灭清 > 第49章 看他们的旗号是登州卫

第49章 看他们的旗号是登州卫

赵彦微微眯起眼。

眼中闪烁过一抹若有所思之色。

黄子峰点头。

“赵将军所言不差,灵山卫眼下有船三艘,卫所内战兵不足五十人,近年来流失了不少,平日靠打渔为生。”

“莱州还有一个鳌山卫,有船两艘。这些艨艟舰各有十磅炮两座,二十磅炮一座。”

他的话音刚落,已经派人四处打探的赵承继开口。

“彦哥,咱们登州的登州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都没有舰,反倒是大嵩卫有。”

“我们不妨拿下这三个卫,连成一条线,三卫也能向南运输点东西。”

“不过,就是目前的战力打不过海盗。”

赵彦点了点头,灵山卫,鳌山卫和大嵩卫都在山东半岛的南部,不是那么显眼,如今他们需要的是练兵,而不是出征。

更叔也插进来话。

“到南直隶的路也近一些,不妨就以运代练,走近海路线,先打通这些商路,有了这一块的收入,我们就能做更多事情。”

其实赵家军这边想更多就是买船,辽东已经是鞑子的地盘,南下多是旧船,所选木料也是南方才有,长途运输风险较大。

黄子峰再次抱拳站了起来,谈到自己的观点。

“我听说咱们有工匠营,不妨先对旧船进行修缮,然后对一些渔船进行改造,这样去南直隶的船能多一些。”

说到赚钱,大家都没有太好的思路,南直隶这条线倒是不远,足以完成目前的商务运输。

赵彦屈指敲了敲桌面,看向赵渝。

负责招收流民的赵渝这才开口。

“栖霞县到宁海州的南部有不少饥民生活不下去,我将粥棚放了几个,让承东的人马去了一趟。”

“登州这一片的人口已经锐减了不少,我看承继跑了一趟青州倒是收获不少。若是能在济南府拉来点最好。现在他们都想把自己队的兵扩充到千人,人口这一块压力很大。”

赵承东和更叔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骑兵现在总计六百人,分散太多,目前我手里刚集合起来的不足四百,一旦有战事,机动兵力严重不足。”

看来还是因为地盘的缘故。

这次,赵氏老族长也来了,一直端坐在上位没有开口。

听众人议论了半天,老族长轻轻拍下了桌子呵止。

“现在我们实际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粮食的压力也大,军队的压力也大,实在不行就分开。”

“老朽倒是有个想法,不如让各处流民就地开荒,我们在一些人少的村子驻扎,人数不过百,这样控制的区域也能大一些。”

“长更那边我听他说了,放了不少耳目出去,如果山东真有动静,咱们这边反而是最有利的。”

在一旁的更叔连连点头。

“正是如此,彦小子,上回你说莱州弄了铁匠铺生意,都是我们的人,这回我打算先去青州,再去济南,争取尽快让山东这些大城都有我们的铺子。”

“兵器买卖正大光明,还能夹带一些私盐。铁器的回收也能快一些。我见承东那边的重骑兵也有了几十人,有模有样的,真打起来可是厉害得很。”

赵承东连番苦笑,向众人抱拳。

“各位叔伯兄弟都知道,光是重骑兵这一块,就消耗了不少铁。”

赵彦点头,心里知道还是人口的原因。

按照朝廷目前的动向,认为流寇已灭,现在已经将全部精力放在最后的围剿和辽东上面。

今年算是比较平静的一年,大战没有,小斗不断。

登州偏远,而且山东多是丘陵地形,一般有些规模的流寇都不愿意来钻这穷窝窝。

倒是给了赵彦闷头发展的机会。

他摊开舆图,一个人细细看了起来。

黄县和招远县已经全部覆盖,要想打通半岛,将陆上连成一线,就差一个南面的莱阳县。

大嵩卫正处于莱阳县。

把这一线掌控,意味着整个登州就要看他们赵家军的脸色。

赵家军在拿下出海三卫,这样就可以把海贸东西拉到青州,继续控制半岛。

登州城里不过就是个虚架子而已。

现在赵家军有战兵两千人,各队都进行了扩充和提升,最多的就是火枪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八百人。

骑兵的人数受训练限制,目前仅仅维持在五百人。

夜不收也增至二百。

实际上剩下的长矛兵被散出去不少,常备人数是五百。

总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