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粥,我闻到味了。”
一道道呲溜口水的声音传出,吓人的是眼睛,都闪烁着绿光。
为了维持秩序,每次都要有两个什的士兵在一旁守着,就是担心流民们见着食物,好事变坏事。
“都排好队,快点,快点。”
士兵们也没客气,用精钢长枪把人都驱赶排好队。
乱世重典,若是一味的善良,说不定会引发不可收场的结局。
黄子峰就在附近巡察,看到这一群流民嚷嚷,走过来皱起眉头。
“一个排一个,都利索点,想快点喝上粥就老实点。”
他这么一个身上带有匪气的壮汉往那一摆,身上的铁甲噼啪作响,任谁一看,都猜到了他的身份。
流民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这里是青州,再向东五十里有我登州卫赵家军所设的开垦地,愿意去干活就报一下名,等下让人带你们过去,每天能让你们吃饱。”
“身体条件好一点的,也可以当兵,三个月训练后了以后待遇更好,两天一肉。”
“开垦荒地期间,愿意以后长留的,每年地租三成粮食,其他不用再给。朝廷征收的人头税,由我赵家军一力承担,诸位无需担心。”
不但以后不用交税,还有地种,有粮食吃,对于饥寒交迫餐食不济的流民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有些人不太相信,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去看看。
“这有啥怕的,咱们身上又没一分,也没什么可被人惦记的。”
“北直隶那地方多少年了,都没安生过,若是这里能让人安稳一些,大不了就在这里住下。”
“就是啊,我受够了三天两头逃荒的日子,只要能别饿着,干啥都行。”
其实流民们心里都清楚,继续走下去也未必会有什么结果,既然赵家军开了口,那就留下来,至少不会被饿死。
像刚才说的免税交租,呵呵,听一听就行。
不过要真是如那个当官的所说,卖给赵家军又如何。
黄子峰这边也是让流民们吃个饱,然后安排人带着去开垦地方,那边另有安置的人手。
这边在高密县新购置的大片土地有了着落,而且能在流民中挑选其他队伍所需人手,赵家军再次获得了补充。
房屋的打造也在派出工匠齐心合力下,快速落成。
符合战兵的流民,就让骑兵护送到黄县,安排训练。
高密县令对于赵家军的事情充耳不闻,登州收编黄子峰这种义士,又能帮他高密县不生乱子,他还省了这么多事。
何况,赵家军非但安置流民,还给他这边也送来不少孝敬。
双方这种合作让高密县令非常满意。
在山东的许多县里勉强维持生计,原住民有的受不了苦都跑了,哪有什么政令需要下达。
高密县令的睁一眼闭一眼,让黄子峰和赵家军顺利在高密扎了下根。
黄子峰顺利来了一趟黄县。
赵彦看了汇报,这段时间高密那边流入垦荒和军队不少人。
大多数都是北直隶的人,这一次鞑子扰边,反倒是让赵家军的士兵人数达到了三千。
“若是其他几个地方的县令都如高密这样,我们反而要好做一些。”
“因鞑子叩边,山东多处地广人稀,田地荒芜,吸纳流民现在就是要保证大家都能留下来,留得住。”
“愿意为我们所用的,我们必不吝赏赐和奖励。不愿意在这里落户的,也不用勉强。”
“事先要跟大家都讲清楚,来之则安之,要是发现有背刺之人。惩罚后,连其他家人一同驱逐出境,赵家军永不会再收留。”
筹划先讲在前头,这也是赵彦让各队统领都多次跟人说清楚的缘故。
毕竟流民都是外来户,心思多一些也难免,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人安心所以才这么宣扬出去。
黄子峰点了点头。
“将军说的是,卑职就是这么执行的。”
“高密县许多人与我相交多年,算是知根知底,故而县令那边也帮忙说一些话,不然遇上个不开眼的,又得波折出许多麻烦。”
既然说到这儿,赵彦看向黄子峰。
“黄兄弟,你在山东地界要比赵氏一族的人脉多,这次找你过来也是此事。”
“光我们搭粥棚还不行,能不能让一些地方有人帮忙传播,让流民主动找到咱们,也能省不少工夫。”
“各县的大户也不少,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以后赵家军承担他们一家老小的安危,承担庇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