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通旁边的通州总兵杨国栋则是一脸黑线。
杨国栋此人可谓是真正的一门忠心,世家贵胄。
他的先祖就是正德年间的首辅杨廷和,说起对朝廷的忠心,在这里怕是无人能及。
与关门当缩头乌龟的唐通不一样,杨国栋以敢打出名。
只要手下有兵就要出战,经常损兵折将,让自己身陷囹圄。
从简单的交谈中就不难发现,即使是中军大帐内的二十几名将领,也分别两派。
认怂的就能聊得来,和蒙八旗周旋的占了大多数,而倾向于将蒙八旗歼灭的少数几个人,与其他人意见格格不入。
现在孙传庭就是摆出议题,让他们讨论。
在他下首处坐着的监军出于司礼监,名叫乔申,是王承恩的徒弟。
这个中年太监也不说话,脸上也始终挂着微笑,坐在那如同一具木偶,也不对意见发表任何言论。
这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多时辰才算结束。
第二天一早刚起来,众将刚集合在中军帐内,乔太监就站了起来。
“此次来之前,王公公千叮咛万嘱咐,让咱家不要干涉诸位大人的决策,也不要插嘴,就是担心影响大人们的判断。”
“昨日咱家也是这个意思,想着大人们尽快决断,咱也好完成任务回去复命。”
“目前兵力已经集结,却迟迟按兵不动,这让咱家不得不履行监军之则。”
“还望孙大人见谅,诸位将军见谅。”
虽说这话没有明着说,可已经到了这份上,谁还不清楚太监代表的皇帝急了,坐不住了。
孙传庭本就打算尽快有个结果,想按部就班对兵力进行二次部署。
可是看目前状况,朝野上下显然催促出兵。
如果不将蒙八旗进行分割,独独一支赵家军的两千骑兵去对阵野战,想必赵彦也不高兴。
本来他们就处于弱势,一窝蜂的上去决战,被蒙八旗一冲就散,那完蛋的更快。
王公公是个好的,可手下的徒弟也是个脑子轴的。
孙传庭无奈摇了摇头。
“行了,各部回去整顿兵马,我这边会尽快安排。”
赵彦离去前瞥了一眼孙传庭,见这位年逾六十的老大人满头白发,神态疲惫,眼神光彩消逝大半。
“果然,有了这些扯后腿的,真想排兵布阵也得看看人高不高兴。上次是因为高起潜见死不救,害了卢象升。没想到这才没多久,又蹦出来一个催出兵的,这就是把人往死路上逼。”
“若是按照督师计划,分割绞杀,就目前官军的实力,战损也能少一些。”
“可惜......”
赵彦心中暗暗一叹,不由嗤笑。
杨国栋跟在赵彦身后出了营帐,没走两步就追了过来。
“赵总兵,我这里还有一些人,如果正面野战的话,不行咱们就合兵,这样凑在一起也能减少伤亡。”
此时,他的眼中满是担忧。
小小一个通州,杨国栋除分派了驻守之兵,带过来的士兵足足两千余人,可谓这里面除了赵彦最多的。
他不想让能征善战的登莱总兵失去信心。
赵彦回头笑了笑,抱拳叹气。
“赵家军自出战以来,进退一体,训练方式与其他各军截然不同。杨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
“你......”
被人拒绝,杨国栋愣了一下。
不过想到对方可能嘴硬,到了后面还得求助于他们,索性作罢。
到时候看孙大人如何调派。
不多时,中军大帐就传来了消息。
这些兵马一分为二,其中一支到延庆以北的古北口附近,负责阻拦蒙八旗南下,剩下一支约五千兵马,与蒙军正红旗野战。
此次挑选,孙传庭也花了不少心思。
他调出登莱和通州两镇,合计四千兵马,天津卫和河间卫合计一千兵马。
而这么算的时候,谁都没把辅兵算进去。
行军途中,孙传庭看了下身后,这才想了起来。
“赵总兵,本官才想起来,你说你有两千兵马充当辅兵,就是你那些负责运送物资的兵,他们能不能打?”
显然,孙传庭没有料到当初就这么一听,就多了两千精锐。
赵彦看向骑在他身旁的杨国栋,同样一脸激动,眼巴巴地听赵彦道出。
“当然能,无论骑兵和步兵,他们的训练周期是一样的。”
“我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