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们观摩过军演,对于他们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见到如狼如虎的军队气势,瞬间就能让人产生恐惧。
怕是现在赵家军的实力比之当年戚家军有过之而无不及,真可谓是后生可畏。
说到这里,仁叔再次看向众人。
“铁矿一事,长老议事会尽快出一个章程,既然彦小子有为难之处,想必有他的苦衷,我们尽力做到就是了。火器营那边要承担杀敌重任的七成,甚至能达到八成,别忘记我们的原则,就是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既然一开始就定下,那我们就不要找理由拖延。”
在他对面坐着的丁老赞同点头。
“虽说我们丁家是新加入进来的,可是对于赵氏一族的原则非常认同。百姓信赵家军,那是他们相信赵家军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这里没有易子相食,也没有食不果腹,更不会有衣不蔽体,山东行省的三州之地就是世外桃源。”
“为了守卫这里,作为长老议事会,我们责无旁贷。”
其他人听到这句话,皆是纷纷点头。
从纷乱不堪的外界不难看出,乱世将至,局势不明,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遍地尸骸,人命如同草芥。
见长老们都说的差不多,老族长清了清嗓子。
“诸位或许都忘了,议事会目前决断的事务很多,当务之急就是搞银子。近来朝廷又开始要增饷,为了荆襄的剿匪,还有辽东的鞑子,每人较以往税收又多加了两钱。”
“逃荒、逃亡、躲避,近来青州那边涌过来不少流民。”
“我们的人口规模已经到达两百万了,剩下就是看哪方面需要的人更多。”
活跃军事,还是活跃经济,谈到这个话题,众人看向了赵彦。
自从长老议事会成立,没有一天不在为这件事发愁,这也是被逼到了梁山,不得已的情况下,一群老头子都指望赵彦拿个主意。
正如老话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虽说这是讲的利益,也是人人心中所想,而到了赵家军的地盘,真说的是银钱。
如今的三州,繁华程度堪比烟花三月下扬州。
赵彦听闻,又笑了笑,令人拿过来一张大明朝的舆图展开给众人看。
“其实说起来,没有人不想得赚钱,我也一样。更叔不止一次说过,我们在三州有不少铺子,看着赚了不少钱,可是为什么总感觉差点啥。其实这就是我想跟叔伯们谈到的一点,就是内里循环不如向外扩张。”
“三州之内的钱财往来,说起来还是在我们的手中,正如堪舆图上那样,我们三面环海,唯有的陆路就只有青州西南处的紫荆关通往南直隶。”
“西边我们可以通往的是兖州和济南府,说起来,还是没有离开山东行事。”
“所谓的循环,一定要向外,而不是三州内转,转来转去无非是左手导右手,没什么意义。”
“更叔一直在把我们商铺向外拓,前年是济南府,去年是河间府,今年是河南行省。一步一步将外地的钱财通过商贸在我们这里流通,出的是我们卖的东西,进的钱财,这样我们才真正活下来。”
光是赵彦讲的这些,长老议事会中,也只有丁家的人能听懂一些,赵氏一族对于这个方面,还是小白。
丁家的人不由赞叹。
“彦公子果然睿智,一般人不懂此等方法,不懂变通,故而无法让百姓走出困境。”
明末时期,许多地方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
而成也是因为漕运,从江南运往京师的货物,然后北直隶的东西运往江南,许多货物在从江南走向福建出海。
至于太深的内容,赵彦没打算讲。
正当他想说通过情报司的时候,有人敲门进来汇报。
“大人,顺天府传来的消息,宁锦防线有动静了,大批鞑子开始进行集结,怕是要有新的动作。”
“我们的人打探到有一个消息,有一股骑兵从宣府而下,马不停蹄,双马疾行,目标似乎是山东,有人听到他们说的是蒙语,翻来覆去的说山东这个词。”
“北直隶守军全无动静,也无人交战,应该也是没人报给朝廷。孙大人下狱以后,北直隶战备无人管辖,无人号令,所以纷乱至今。”
长老们到这句话,一时间火冒三丈。
朝廷现在真是连脸面都不要了,那些王公大臣将军情视为儿戏。这么一股骑兵如果作乱,又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遭殃。
竟然还一路放任,沿路那些卫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