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又是一批探子,在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下离开皇城。
直奔各大秘密联系据点。
秦家、四王爷府,也全都收到朱寿中毒吐血的消息。
两家给出来的回复是再查、再探,一定要得到确凿的消息。
东宫内,李汉臣装模作样地再给朱寿把脉。
拱卫司的锦衣卫,也封锁了东宫。
内四门将领全部出动,严防死守。
兵力,也增加了一倍有余。
对于东宫释放出来的信号,众说纷纭。
甚至是,外面已经传言,朱寿现在全身脱水,整个人萎靡不振。
相对于之前钓贾如辉,这次演得更加逼真,更加传神。
整个太医署也变得躁动起来。
“小伴,让人去诏狱,把朱买臣放出来。”
“让他统领北衙禁军的四个骑营,巡视外四门。”
“演戏,咱们就演全套,就看秦惠之和赵无极上不上钩了。”
“太子爷,北衙禁军的军权,赵无极会交出来吗?”常温疑惑。
“所以,朱买臣是问路石。他是否真的忠心,就看这次。”
“奴婢这就去办。”
半个时辰之后,常温回来了,一切都以办理妥当,兵符也交给了朱买臣。
“常乐,封锁东宫,任何人不得进入。就算是皇后来了要硬闯,也给本宫砍了她!”
朱寿顿了顿,“让李汉臣动起来,动静闹得大一点,解毒的汤药,熬起来。”
“喏!”
常乐立刻给东宫正殿,加派了一倍兵力的锦衣卫。
“小伴,准备三套粗布的衣裳,咱们出去走走。”
很快,朱寿、常温、梁红玉三人换好了便装,点了锦衣卫在后面秘密跟随,悄悄地出了皇城。
这一切,都没被人发现。
至于东宫,就是一出空城计,完全成了诱饵。
常乐先前被打了板子,这次也下定决心,任何人前来,都不能迈入东宫半步。
骑着快马离开热闹的京城。
出城之后,一路都是满目疮痍。
他们的目的地是京西三十里左右的兴州卫。
此地,也是老八朱祁钰的重点救灾对象。
天灾横行,国库空虚。
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贪官,往往都是利用天灾人祸,捞取自身利益。
快马加鞭,灾民们也越来越多。
在兴州卫城外,上千的灾民排着队,等待舍粥。
队伍的尽头,是二十个粥棚。
看着在民们秩序整齐,朱寿心里还是有些满意的。
下马之后,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就听见一名老者,跪在官差面前,虚弱无力的恳求,“老爷,行行好,再给点吧,我们一家五口,老的可以不吃,孩子还要继承香火,求求您再给点,就半勺,半勺行吗?”
负责舍粥的官差见状,对着老人就是一阵谩骂:
“你个老不死的玩意儿,有你一口吃得就不错了,每个人都多给,我还怎么当差?”
“官爷,我们一家五口,就这大半碗粥也不够吃啊……求求您了,您就是再世的活菩萨,再给半勺吧。”
“给你奶奶个腿!”
官差一脚把老人踹翻,米汤散落一地。
喝,啐!
一口唾沫吐在老人身上,“不知道好歹的东西,给我滚!”
老人跪在地上,看着散落一地的米汤,嚎啕大哭。
灾民们,似乎对这样的事情,早就麻木了。
绕过老人,端着自己的碗,在心里祈求,官差能给自己多打点米汤。
朱寿走过去,看了看施粥的锅。
就是一大锅的米汤,能看见的米粒,少之又少。
砰!
官差被朱寿一脚踹飞。
抢过勺子,在锅底搅和了一番,里面都是碎碎的米花,还有砂石。
“这粥要是喂狗,狗都不喝吧?”朱寿言语阴森,“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舍粥赈灾?”
对于抗震救灾,大明帝国有明文规定。
要求的施粥赈灾的标准是: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
可现在,粥里除了有沙子石子儿之外,每个碗里的米粒的个数都能数得过来。
每人喝一碗这样可以当镜子照的米汤,喝完之后一泡尿下去又饿了。
这样的汤水,也就勉强保证人饿不死。
“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