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子虽然叫东青村,但是却基本上都是钱姓族人聚居。
据说,在好几辈人以前,东青村原来的名字就叫钱家村。
但是有一年,村子里出了个大官,那大官说钱家村这名字不好听,就给改了个东青村。
东青东青,紫气东来,英名留汗青。
简单的两个字,满是那大官的野望。
可惜,一切不过是妄想。
这东青村,到了现在,也还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村子里住的人,也都只是一群可能终其一生,都写不出自己名字的乡野村夫。
大家能想到的,就是好好种地,多攒点钱。
能够填饱肚子,缴得上赋税,能够给家里儿女孙辈体体面面的办完婚事。
这就是他们一辈子的期望了。
就算宋青山因为打猎的本事够好,去过村里人一辈子都没去过的县城,他的见识,其实也是不够的。
所以,在元娘问他愿不愿意做生意时,他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
迎着他疑惑的眼神,元娘干脆端过了宋青山早上出门时磨的豆汁。
“这豆汁,熬制后加入一物,可变为一种绝佳的美味。白玉子。”
白玉子?
这名字一听,就名贵的不行。
这么名贵的东西,用豆汁....能做出来?
他的疑惑元娘也没有多解释,只是径直站起身。
“夫君你先去将这些豆汁熬煮开,我马上就过来。”
她记得,她的药柜里,是有那个东西的。
虽然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宋青山却很是听话的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等到锅里的豆汁开始散发热气时,元娘捧着一个小罐子走了进来。
“这是在山里的时候,你去打猎,我一个人无事时做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她打开小罐子,那里面赫然是一些白色的细腻粉末。
她用调羹舀了一小勺放在一个碗里后,兑上水。
等到粉末融化,并且不能融化的大颗粒沉淀到碗的底部后,锅里的豆汁,终于沸腾了。
估算了一下时机,元娘小心的将碗中的石膏液倒进了翻腾的豆汁之中。
在看到国内出现了絮状的白色块状后,元娘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喜色。
“好了夫君。”她探头看向灶前的宋青山。“可以熄火了。”
将火熄掉后,宋青山站起身,看着她盖上锅盖,有些好奇。
“这就做好了吗?”
“嗯。”元娘脸上满是轻松的笑意。
“现在只要等着就好了。”
回忆了一下之前她阿母说的,元娘大概估算了一下时间。
“大概明早起来就能看到了....吧?”
看着她因为不确定而开始有些忐忑,宋青山的嘴角不由勾了勾,扶着她向厨房外走去。
“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去休息。我等会儿再来收拾厨房。如果这次不成功,那我们下次再试试。家里豆子多,不怕。”
被他扶着,元娘一时间也没有了忐忑。
“那,那你帮我放好那个小罐子。”
“好,我知道了。”宋青山低声耐心的应着,将她扶回了她的房间。
“你的药还够不够?需要我再去山里采一些吗?”
摇了摇头,元娘隐蔽的打了一个小呵欠。
她内伤未好,虽然在用药,但那毕竟是从悬崖上掉落下来,后面又在暗河中被河水冲击了许久。
所以,她身体内的内伤,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去慢慢的疗养。
“家中的药还够。等这些药都用完了,我再给自己换个药方。”
见她困的不行的样子,宋青山的眼中多了一丝笑意。
“好,那你先好好休息吧。”
等到她进入房间后,宋青山才轻声关上房门。
在门前静静的站立了一会儿后,宋青山闭了闭眼,将翻涌的激动心绪平复了下来。
无声的长出了一口气后,再次睁开眼睛的宋青山,依旧是往日的面无表情。
最后看了一眼关着的房门后,宋青山转身去了厨房。
将小罐子盖上盖子后,他走到堂屋的药柜处。
看着药柜上那些小字,他的眼神暗了暗。
沉默了一会儿后,他将小罐子放在了药柜的上方,这才转身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元娘出了房门,就发现院子里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