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人,宋家大郎倒不是很在意。
他现在最在意的,就是元娘对现在这些菜品的评价。
经过之前那么多的事情,宋家大郎已经确认,这位宋家元娘,怕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至于她说的“大夫之女”,这个身份,宋家大郎是半点不信。
但是他心底不信归不信,却半点没有对别人讲——就连枕边人钱莲花都没有讲。
所以,现在宋家大郎迫切的希望出身有着“大来历”的元娘可以给他的这些菜品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见,让他的酒楼能够在这县城站稳脚跟。
明白他的想法,元娘也没有客气。
满满一桌子的菜品,她每样菜基本都只挟了一筷子。
在细细品尝后,她都会温和的将每道菜中的不足直接说出。
火候的不足, 调料的多少,还有刀工的缺点。
甚至,她还尝出了一道菜里,切肉的刀之前切了其他的肉类。
总之,被宋家大郎叫来的大厨是从最开始的不服气直接听到了最后的目瞪口呆, 心服口服。
到了后面,不用宋家大郎开口,大厨就已经开始诚心诚意的开始向元娘请教了起来。
虽然这些菜式元娘都没有吃过,但是在口感方面,元娘自信这里的人都是及不上她的。
等到大厨心满意足的揣着满脑子的新知识离开后,宋青山才开始默默的为元娘挟菜。
一旁的宋家大郎看的很是好笑,却也知机的没有取笑他的意思。
毕竟,人家是小两口。
感情好,也正常。
就在宋家大郎准备另起一个话头时,酒楼掌柜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东家,不好了!”
待宋家大郎看向他后,他缓了口气,才又继续说到。
“刚刚县衙传来消息,那位,”他悄悄的指了指天上。
“仙去了。”
一时间,整个包厢,都安静了。
“叮当。”元娘手中的筷子脱落,掉落在碗碟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也让包厢中的宋家大郎和宋青山都回过了神。
宋家大郎最先站起身。
“确定吗?”
“确定!”掌柜的赶紧点头。
“县衙的陈师爷刚才让家人回家送信,恰好遇到了店里的伙计。是他们亲口说的。”
到了这一步,宋家大郎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怀疑。
陈师爷可是县令大人最看重的左膀右臂。既然他传出了这话,那肯定就是没错的了。
深吸了一口气,宋家大郎不得不暗叹一声倒霉。
天子驾崩,民间至少三月不得有婚庆喜事。
他之前还想趁着新开业,好好的弄一番大热闹呢。
现在倒好,错失良机,天意弄人啊!
而旁边的元娘此时已经将自己的慌乱都收拾了起来,完全看不出刚才的失态。
一旁的宋青山看了看她拢住手的袖口,随后放下手中的筷子。
“宋家主,看你稍后要忙,我和元娘就先告辞了吧。”
宋家大郎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还在。
本来还想挽留的,但是他这会儿确实需要先去县衙找人问问具体的情况以做之后的安排,所以最终也只能吩咐人将还没有动过的菜品都打包好交给了宋青山他们。
告别一直抱歉不已的宋家大郎,宋青山驾着坐着元娘的牛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行在路上,元娘再也不用掩饰心中的焦虑。
她皱紧眉,捂住自己的心口。
不知为何,她的心中,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因着这预感,元娘忍不住扯了扯前面宋青山的衣服。
“夫君,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
“我知道一个地方,绝对安全。”
宋青山平静又笃定的话,让元娘的心猛地一定。
没事的,没事的。
就算真的乱了,这边也只是一个小山村。朝堂上的事情,肯定不会波及到这边来的。
她的这种笃定,在晚上收到宋家大郎让人传来的消息后,顷刻烟消云散。
宋家大郎说,县衙中,县令已经几日没有现身了。
按道理来讲,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
而且县令及其家人,似乎就是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了。
到了这一步,元娘已经可以确定:县令一家,估计已经遇害了。
而根据之前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县令肯定是那周丞相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