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上,宋青山都没有回家。
但是,他在他们家的院子外站了一晚上。
本来元娘想要陪着他,但是被他拒绝了。
之后元娘只能听他的话,回房间休息。
一直等到夜深,元娘才不小心睡了过去。
待她再醒来时,宋青山已经带着所有的兵士都离开了。
元娘不知道这一夜宋青山是怎么过的,这个时候她也没有心思悲秋伤春。
她现在只有整个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要怎么样才能在五天之内凑齐一百套冬服。
而且,今年天寒,不仅仅是宋青山和他麾下的兵士,留在村中的老幼,她都需要考虑进去。
所以,醒来后,她就赶紧去让雪霏,让她阿爹帮忙套下牛车。
她要进县城找宋家大郎。
做冬衣,还是那么多件,目前为止,她想到的能够最快办成的,就是宋家大郎。
见她着急,雪霏也没有多问。
一路到了县城后,宋家大郎还有些惊讶她的忽然造访。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元娘向来是不喜欢进城的。
元娘也没有兜圈子,直接将自己的诉求说了出来。
宋家大郎这个时候正是忙着挣表现的时候,当即答应了下来。
“阿姊放心,我今日内一定会准备好所有的用料。鞋靴也要多备几双是不是?阿姊村中可有老道的工匠熟悉制皮的?如若没有,小弟稍后就马上去联系镇上的皮匠。”
他考虑的比元娘更周全一些,元娘也没有客气,当即就点头。
“好,那皮具方面就麻烦宋家主你准备了。相应花费,”
“宋阿姊不必客气。”宋家大郎连忙打断了她的话,表情诚挚。
“不怕阿姊您见笑,我之前只以为自己才智天下无二,但是当我拼了命的挤进县城,以为外面的天地可以任我遨游时,我却差点被人斩断手脚。”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苦笑。
“到最后,如果不是阿姊您织坊中产出的那些布匹,怕是,我连县城的根基都保不住。”
“所以啊阿姊,就当作是小弟的一点报答之意吧。您就不要再提花费了。”
剩下的他没说,可是元娘却猜得到。
现在的县城,水可是比郡府都深。
那些新搬来的势力想要抢占县城的位置,那势必就要将某些人给挤出去。
宋家大郎,不就是最好欺负的那个吗?
刚刚到达县城,根基很浅,简直不能更合适。
他说是因为织坊的产出,但是实际上呢?
那些人真正忌惮的,是能够说动陶勇将军夫人的元娘。
之前的试探,元娘明明知道了他的意图,却还是配合了他。
这份恩情,他会永远铭记于心。
他不说,元娘也就没有再追着问,也安心的接下了他的示好。
“那这一切都麻烦你了。剩下的冬衣,麻烦你尽快将材料送来村里。我们村中的妇人会尽快缝好。”
宋家大郎也知道她还有事,所以也没有再留她。
和宋家大郎告别后,元娘离了县城,并没有马上就回家,而是去了县城外的清心观。
当沿着青石板的台阶,爬到山顶时,看着眼前这座小却精美的道观时,元娘的心情不由有些复杂。
沉默了一下,她抬手,叩响了门环。
等待了 一会儿后,里面传来了脚步声。
“本观不接待外客,还请善信去往别处罢。”
这声音元娘熟悉,所以她并没有退却。
“月桂,是我,宋娘子。”
下一刻,门就被打开了。
开门的,正是孙芙蓉身边的贴身侍女,月桂。
见到真的是元娘,她的脸上立刻充满了笑容。
“竟然真的是宋娘子!宋娘子您是来看我家小姐的吗?您快请进,我马上就去告知我家小姐您来了。”
将元娘让进道观后,她利落的关上门,随后就疾步向道观后面跑去。
看着她半点矜持都没有的样子,元娘不由摇头失笑。
现在看来,有月桂陪着,孙芙蓉清修的日子也不是很难过。
没过多久,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元娘闻声转身,就看到了正站在游廊下,扶着廊柱喘息的孙芙蓉。
在看到孙芙蓉虽然有些清减,但是面色却还算红润后,元娘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一些。
“芙蓉。”
平复了激动的情绪后,孙芙蓉的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