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钱大娘就神色如常的继续来找元娘汇报事情了。
但是因为元娘要“养病”,这些事大多都是田妈妈在处理。
在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后,钱大娘和田妈妈她们相处起来,也自在了很多。
织坊的运作越来越成熟,织娘们的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产出的布匹次品越来越少,精品也越来越多。
从平安县开始,周遭的人都已经知道了东青村织坊的名头。
那些人都知道,在东青村的织坊里,有着让县城那些高贵的夫人娘子们都争相购买的上等布匹。
财帛乱人心,巡逻队已经抓住了不知道几个溜进村想要偷布匹的小毛贼。
而上过战场的钱兴栋也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事只会越来越多。
甚至,越来越严重!
现在的钱兴栋唯一庆幸的就是宋青山临走前将整个县城附近山里的山匪流寇都给清剿了一遍。
要不然,现在的情势恐怕更加严峻和危险。
现在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到了晚上村子里很可能会进什么恶人,所以一到晚上,除了巡逻队的人,其他人都不会再出家门。
巡逻队在村中巡视的时候,宋家和织坊,是重中之重。
元娘信任宋青山调教出来的人,所以晚上一般也不会太担心。
但是听音听沁她们对于宋青山,总有一种很微妙的...看不惯的情绪在。
所以晚上有什么动静,听沁都会起床出门查看。
这天晚上,听沁就听到外面围墙若有若无的敲击声。
这一刻,她迅速惊醒,并且马上就穿好了衣服,拿着火把出了门。
恰好巡逻队这时也走了过来。
听沁对领头的钱兴栋点了点头,举着火把就去了后院的围墙外。
然后,她就看到一个浑身染血的人影正躺在墙脚下。
见到听沁他们后,那人影明显的的瑟缩了一下。
而听沁此时已经看清了那人影。
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皱了皱眉,听沁犹豫了一下,上前了一步。
“老人家,不知道这么晚了,您造访我宋家有何事?”
“宋家?”老妇人喃喃自语着。
“这,这里是不是元娘的家?我找元娘,我找元娘。”
听到“元娘”二字,再联系到她身上的血迹,听沁的心头立刻涌起一阵不详的预感。
她立刻上前蹲在了老妇人的身前。
“老人家,这里就是元娘家。我是元娘的侍女。您找我家小娘有什么事吗?”
听到这里就是元娘家,老妇人一把就握住了听沁的手腕。
“快!快告诉元娘!山上有山匪!他们,他们很快就要下山来了!快跑!让元娘快跑!!”
也是在这时,听沁才发现她的怀中竟然还抱着一个小襁褓。
那里面,有一个看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
很明显,老妇人将小婴儿保护的很好。
虽然不知道老妇人为什么会大半夜的跑来预警,听沁还是决定先带她去见元娘。
她转身看向神情凝重的钱兴栋。
“钱家大兄,老人家的话你也听见了。之后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点了点头,钱兴栋看向那老妇人。
“老人家,不知道那些山匪共有多少人?”
“多少?”老妇人此时神情还有些呆滞。
“大概,大概有十几个人吧。我家老头子说的,至少有十四个。他们有刀,有弓。”
后面的话她没说,但是没有看到她说的“老头子”的话,恐怕那位老人此时已经凶多吉少了。
沉默了一下,钱兴栋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准备。这位老人我,”
“我带她去见我家娘子。”听沁在一旁插话。
“我想,她现在肯定需要见我家娘子。”
老妇人也愣愣的点着头,抱着怀中的孩子一脸木然。
“对,我要见元娘。我要见元娘...”
见她这般模样,钱兴栋也不再多话,点头之后就带着人迅速离开去进行准备。
听沁扶着那老妇人进了院子里后,田妈妈她们都已经醒了过来,元娘此时也走出了房门。
看着她扶进来一位老妇人,元娘还有点疑惑。
“听沁,这位老人家是?”
她的声音似乎是一把钥匙,一下子唤醒了老妇人的神智。
她猛地抬起头,死死的盯着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