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放出去了,元娘带着听沁她们回到村子里后,就开始让人准备了起来。
村子里的人并不懂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举办宴席。
但是元娘向来不是一个傲慢的人,平时对大家都很是和善。
后来祥叔也私底下和村长说了一下现在宋青山他们职务的变动。
而元娘这般做,也是为了帮助宋青山巩固他在平安县城的地位。
现在整个东青村的人都指望着宋青山的庇护。
宋青山好,他们才能更好。
如此情况下,只要有了这么一个理由,东青村的人再忙碌起来,那干劲瞬间就足了起来。
于是,短短的几日,东青村外的道路上,就已经铺好了平整的青石板。路边杂乱的野草被修整了一番后,再看已经带上了几分野趣。
村子里外再次被清扫打理,路边也移栽上了姿态优美的花草树木。
这次宴席的名目就是为了赏梅,所以元娘也不打算让她们进村子,反而是单独开了一条路出来,由村外直通山上。
人多力量大,元娘对于祥叔和田妈妈自来是相信的。
两人对这种事向来有经验,所以回家后元娘将这事告诉了田妈妈他们之后,元娘就撒开了手,开始认真写起了请帖。
对于那些身份合适的人,元娘都是亲手一封封的写了请帖。
在书房中帮她研墨的听音顺道看了一遍那些请帖上的名字。
看完后,听音不由有些担心。
“小娘,她们会来吗?”
写好一封请帖后,元娘将笔小心的放好,细细的端详着自己写的请帖。
“她们会来的。”
甚至,还会有人,不请自来。
将所有的请帖都逐一放进让人做好的盒子后,元娘看向听音。
“安排人把它们都送出去吧。”
待听音捧着盒子出去后,元娘才看向走进来的听沁。
“到时候让人去路口守着。没请帖的,不许进。”
听到她的吩咐,听沁有些意外。
“小娘,这样合适吗?”
这样子落那些人的面子,那些人会不会后续给他们使绊子啊。
面对听沁的担心,元娘只是微笑摇头。
“道不同,不相为谋。合适的人在陶府的那次宴席上都已经给了我回应了。”
“再说了,现在夫君的身份已经不一般了。我如果将自己的身份摆的太低,落的就是夫君的地位和颜面。”
“那些人,还不配!”
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听沁当即行了一礼。
“那我去告知田妈妈一声,到时候让守卫的人注意一些。”
“去吧。”元娘微微一笑。“田妈妈知道该怎么处理。”
得了命令,听沁也转身离开了这边书房。
待到书房重新安静下来后,元娘看向外面湛蓝的天。
书房中点着炭盆,元娘并不觉得寒冷。
这炭是她阿母那些旧门下们不知道从哪里寻摸来的银丝炭。
而且,这炭,还是上品的。
上品的银丝炭在她还在宋家时,也只有她阿母和她的院子里冬日里有的燃。
她的阿父,也只有书房中时时备着。
那些人一直说他们都是些小店家,平日里都是在不起眼的角落做着一些小生意。
可是,小生意人,是怎么弄来这种规格的银丝炭的呢?
那些人没有说,元娘也没有细问。
这些日子以来,祥叔和田妈妈一直在积极的参与到那些人里面。
在祥叔和田妈妈看来,那些人虽然表现的对元娘的阿母很是尊崇。
可是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之前元娘的阿母也基本都没有联系过他们。
他们的这种尊崇,还会一如往昔吗?
所以,为了保障元娘的利益与安危,祥叔和田妈妈就坚持着要占据到主要的位置去。
在元娘看来,那些不会不明白祥叔他们的意图。
但是那些人却一直都很是配合。
所以元娘想着,他们要是不说,那她就不问吧。
或许,那些缘由并不适合她知道呢?
发了一会儿呆后,元娘就想起了那远在京城的宋家主院中,她阿母住的那个院子里,有一颗很大很大的银杏树。
现在想来,京城这会儿应该也已经下雪了吧。
也不知道今年那棵银杏树,该是多么的好看。
就在她的愣神中,房门被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