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随机摆摊,被朱元璋盯上了 > 第6章 叶轩:什么叫经济链啊!

第6章 叶轩:什么叫经济链啊!

第六章叶轩:什么叫经济链啊!

本来夸夸皇帝弄得好好的,若一直继续下去,最后叶轩得了美味点,朱元璋得了圣天子的证明,皆大欢喜。

谁想冷不丁的来了唯一一个弊端。

那岂不是要给圣天子抹黑?

即使叶轩说了有利有弊,朱元璋也忍受不了。

就好像一张白纸中唯一的一个黑点,朱元璋觉得特碍眼。

“轩哥,这禁海令你如何一会说好,一会说有利有弊!”

“沿海一带,百姓饱受海寇袭扰,遭掳掠无数,海寇之恶,已及得上北方边患。”

“你倒是说说,陛下下诏‘片板不得下海’难道有错?”

朱元璋执政期间,禁海令肯定不能说是无关紧要,但也不是最重要的那一等。

反正禁海令一词在叶轩听来,第一反应划上关联的是康熙康麻子。

谁让电视剧里老是演这个剧情呢——康熙为了遏制那些反清势力搞出来的禁海迁民!

直到他听到老朱提到“片板不得下海”、“海寇”等词语,才突然想起来,明朝嘉靖倭寇严重以及隆庆开海时,朝中大臣屡屡提到这些话。

这些大臣一直说祖制祖制,叶轩终于记得这禁海令确实是老朱下的。

其实朱元璋只是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个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案。

只不过后人或照本宣科、或私心作祟,不约而同的将这一方案定死了下来,百多年不变通,最后变成劣法,酿出恶果。

叶轩没想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被老朱突袭了一下急转直下。

他刚刚一时不慎,话已成覆水难收之势,不好再胡说。

只是看朱元璋一副急眼的样子,直说了怕不是更要跳脚。

还是先缓一下气氛吧。

“吴叔,你莫急,陛下说‘片板不得下海’自然有他的道理,且容我慢慢说。”

“想当年元廷失德,蒙人盘剥愈甚。”

“沿海一带百姓活不下去,只好离乡逃生,遁入大海。”

“可海中讨生活非是易事,光是海风、海浪就能让人九死一生。”

“更何况捕鱼艰难,海水虽咸,却不能凭空生盐,这些百姓想要继续生存,如何办法?只能回到陆地抢掠,抢到之后再退回海上。”

“如此,好好的良民也就成为了刁民,再加上海外本就有凶恶野心之人,有他们牵头加入,终将一时抢掠彻底变为主要谋生手段,刁民终成海盗、海寇。”

“许多人或许以前有苦衷,最后却都成为满手血腥、身背罪恶之人!”

“现在就是想让这些人回乡种田,他们怕是也不习惯了,变不回顺民了。”

“这也算另一种意义的由奢入俭难了。”

朱元璋听完海寇来历,这些他以前就知道一些,只是没有将来龙去脉弄得如此清楚。

他皱着眉听完,不清楚叶轩说这些海寇来历做什么。

叶轩看出他所想,继续阐明。

“我讲这些是为了要说明这些海寇的重要性。”

“而咱大明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那自然是清扫北元余孽,因为北元余孽莫不想回返繁华中原,继续黄金家族的统治。”

“如此一来,大明现在两处主要边患,一北一东。”

“北方敌人是一个国家,他们为的是消灭大明,继续奴役汉人。”

“东方敌人则只是一群盗贼,他们为的是掠夺财物,以此求生。”

“而陛下慧眼,一下子就看清楚了一北一东的差异,知道轻重缓急,所以才会将大明主力放在清扫北元,而东面沿海则是下了禁海令。”

“毕竟如今大明才立国没几年,水师建设不易,陛下体恤民力,不忍盘剥百姓过甚,不希望同时开打一海一陆两场大战。”

“而禁海令一方面则是让沿海良民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必再承受海寇强抢破家之苦。”

“另一方面让海寇无物可抢,无人可掠,如此长久下去,海寇必将日渐凋敝,自然衰败。”

“这才是陛下高瞻远瞩之处啊!”

说到这里,叶轩朝皇宫方向拱了拱手,表示佩服洪武皇帝。

朱元璋连连点头,他表示他就是这么想的!轩哥说的没错!

“原来陛下深思如此,咱今天才知道啊!”

叶轩暗道你真能装,算了,你高兴最好。

看老朱又开心了,这下能稍稍说说弊端了。

“这禁海令两全其美,只不过稍稍有一些不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