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准备
于是叶轩只能无奈的睁开双眼,不情不愿地看遍女子的身体。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没过很久,衣服就已经穿好了。
有些遗憾的咂了咂嘴,叶轩冲着楼下喊了一声:“张郎中,请上来吧!”
不一会儿,张郎中便背着药箱走上了二楼。
等见到床上女子那绝美中带着一丝病态嫣红的面孔,老东西也是有瞬间的痴迷,不过到底是年纪大了,没那么容易有反应,很快便恢复了医者父母心的姿态,开始给女子进行诊断。
片刻过后,张郎中道:“问题倒是不大,就是风寒入体,再加上身子太虚又没有及时就医,才会闹成现在这样。”
“我给你开一副方子,一天两次煎给她吃,再给她炖点鸡汤什么的好好补补,应该问题不大。”
叶轩接过方子,将张郎中送走,随后便出门抓药。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几乎全花在照料小五小六和女子身上了。
还真应了那句“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一忙活当时就把找场地的事情给忘了。
当然,叶轩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好在女子本身的求生意志也足够强,只是喝过两副药,灌下半碗鸡汤,女子便苏醒过来。
当发现自己出现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女子当时就惊慌失措的撑着身子想要离开。
要不是小五小六及时出现,指着端着半碗面条还在吸溜的叶轩,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女子这才放下心来。
想要下床给叶轩磕头,可是身上又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只好感激的冲叶轩说道:“小女子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叶轩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随即在床头坐了下来,开始询问起女子和小五小六的来历。
这一路忙忙碌碌,叶轩还真没有好好问过小五小六,即便抽空问了几句,也是语焉不详的说不清楚,到底还只是两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很多事只是单纯的听大人的指挥。
而也正是跟女子的一番交谈,叶轩这才明白了原委。
姐妹三人姓蓝,女子排行第三,今年十七岁,叫蓝朝凤,小五小六分别叫蓝朝英、蓝朝月。
三人祖籍山西真定,去年洪武爷移民填凤阳,蓝家八口按规定只需要迁徙五人。
但是三姐妹的父母考虑到一家子除了父亲都是女子,留下谁都活不下去,于是举家迁往中都凤阳。
照理说蓝家原本在山西是书香门第,有屋有田原本是不用迁徙的才对,可是久经战乱、灾荒,蓝家的大宅早就毁于战火,田地也早就荒芜了。
而且凤阳乃是龙兴之地,又是中都,其实迁徙到凤阳去也不错。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家人刚到凤阳就遇上了百年难遇的蝗灾,凤阳当地百姓都饿的易子而食,当地百姓死的十不存一,就连凤阳的父母官都逃难去了,就更别提他们这些毫无根基新移民。
于是在大姐和母亲饿死之后,父亲决定带着剩下的几姐妹往应天府逃荒。
只是一路上饥寒交迫、乱民抢劫,父亲、老二、老四也相继死去,就只剩下三姐妹活着到了应天,即便如此,要是没有叶轩出现,老三蓝朝凤自己也要病死在应天城外。
而城外的那批难民,也大多都是从凤阳、真定两地逃来的难民。
一群人从凤阳出发的时候,黑压压足有三四万人,可是能活着抵达应天的,只剩下五六千。
一路上所遇到的官府,没有一个敢把这烫手的山芋留下来,于是便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过境来到了应天。
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但凡有一处州县做出安民之举,也不会在路上死那么多人。
听完整件事的经过,叶轩顿时如鲠在喉。
恼恨一路上的州县父母官,没有一个伸出援手,安顿这些大明的百姓,仍由他们饿死、病死在旅途之中。
也气愤,凤阳发生天灾,朝廷居然坐视不理,就连本地的官员都逃难去了,可见情况之严重。
想到这里,叶轩忽然心中一动。
…………
翌日,一大早毛骧就着急忙慌的找上门来。
开口第一句就是,“叶小哥,今天就是宴席的日子,这地点你定好了嘛?”
由不得毛骧不心急,虽然根据手下锦衣卫李小旗和小五的汇报,叶轩昨天在城中转悠了半天,的确是找了不少酒楼,但是没有定下任何一家,到最后居然直接带着俩个小乞丐跑到城外去了。
然后拉着个辆马车又回来了,还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