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华国春节很快来临。
除夕之夜,刚刚结束年夜饭的周琛一家,悠闲的坐在沙发上闲聊,而此时的电视上也正播放着央妈除夕晚会。
由于他目前身兼苏省卫视新春晚会副导演,虽然不是同一天播放,但他还是将两者看作是竞争关系。
得益于去年小品这个新品类喜剧的爆火,导演刘子文在没有了他这位开山鼻祖的前提下,依然准备的很足。
即便以周琛这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的水准确实也都达到了合格线以上。
不论是演员的选择,还是开篇事件的切入以及作品的完整性,都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不过在他对比完自己挑选的那几个前世的经典之作后,他还是发现了许多的不足。
比如其中两个作品就是借鉴了《卖拐》中的“忽悠”这个点,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坑蒙拐骗。
立足点虽然不错,但是实际的观感还是给人以新鲜感不足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模仿痕迹太重。
再有就是台词和剧本方面,也与前世那些金句频出的优秀剧本相差甚远。
而且还犯了之前的老毛病,那就是热衷于玩过去一年华国互联网上的热门老梗。
看来华国戏剧界对于小品这种新的喜剧喜剧形式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到位,甚至可以说是只停留在表面。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华国目前对于艺术的思考完全不够,或者说是太心急了。
前世小品这种新形势喜剧的诞生之初,并不是以语言台词幽默而闻名的。
前世最早的陈、朱两位小品大师,他们更多的走的是“动作流派”,而非台词。
也就是靠着自身夸张的面目表情和动作来实现效果。
其中让周琛最为深刻的就是二人经典作品《胡椒面》,这个作品最大的亮点不是在春晚光膀子亮肌肉,而是在整个作品只有末尾一句台词的情况下,却能博的满堂喝彩,着实堪称奇迹。
不过这种表演形势太过于吃天赋,所以才导致以“赵氏”风格为主的语言派成为小品主流,而且后续诸多玩嘴皮子的相声演员加入后,更壮大了这一派系。
“这几个小品看的也太乏味了,要说出彩和笑点,还得是琛琛去年的那个《卖拐》,堪称完美。”
正在周琛思绪之时,身为出编辑的叔叔打了个哈欠,遗憾的摇摇头。
“爷叔你很喜欢小品吗?”
周琛忍不住好奇问道。
周家明点头,“小品这种喜剧很适合过年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观看,而且年龄跨度大,也没什么代购,几乎做到了各个几代人全覆盖,很不错。”
“那你明晚可要准时收看苏省卫视的新春晚会,相信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身为副导演的周琛,笑着开始向自己爷叔安利起明晚的苏省卫视。
“怎么?难不成你那个《卖拐》续集真的有什么惊喜不成?”
显然,周佳明对于之前外界热炒的“江郎才尽”事件,还是知道的。
“相信我爷叔,明晚的苏省卫视新春晚会,一定不比今晚央妈的除夕晚会差。”
看着自己侄子如此自信,周佳明多少有些惊讶,毕竟省卫视和央妈的作品质量差距从来都是天差地别。
不过毕竟是自家人,他嘴上还是承诺道:“行!明晚我哪里都不去,老老实实等着看你的创作的小品。”
正当二人聊着明晚的苏省卫视新春晚会时,旁边磕着瓜子的周盈盈忽然惊呼道:
“你们快看,贾萍老师的《孔雀东南飞》出来了……”
周琛顺着它的声音看去,果然此时贾萍老师和她的弟子们,脸上画着夸张的绿孔雀油彩,身着孔雀服缓缓步至舞台中央。
或许是为了追求真实的艺术感觉,她们甚至连头上都插上了真实的孔雀翎。
孔雀舞起源于华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原本是一种小众的地方舞蹈,相传从小跳舞长大的贾萍,年轻时刚看到便沉沦其中,并拜访当地多名大师,才将这门舞蹈学到手。
舞蹈天赋极佳的她,后来结合华国其他传统古典舞以及现代舞的特点,才将这一门舞蹈发扬光大,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贾萍老师的努力,就没有孔雀舞在当今蓝星的崇高地位。
甚至在蓝星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心中,已经默认孔雀舞=华国古典舞。
芳情雀艳若翠仙,飞凤玉凰下凡来。
在南方少数民族人民心目中被称为“圣鸟”孔雀,一直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此时舞台上,贾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