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大叔的称赞,陈风笑了笑道。
“谢谢您的夸奖。”
“您还想吃吗?要不要再来一块?”
“给我再来三块吧,我买回去给我老婆孩子尝尝!我儿子从小在江城出生,虽然回过老家几次,但是他还真没吃过甑糕呢!”
盛灵儿有些无奈的小声道:
“东西是好吃,可是怎么就那么不好卖呢?”
盛灵儿本来是在自言自语,却不曾想大叔居然听到了。
大叔有些惊讶的看着陈风道:“口味这么纯的甑糕,没人买吗?”
陈风无奈一笑道:“江城虽说是汇聚了天下美食,但是甑糕好像知道的人确实是太少了。”
“我估计不是陕西当地人或者是专业厨师的话,应该都不认得这个东西。”
听到陈风的话,大叔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大多数人煮饭都是用电饭煲。”
“就是在我们陕西的大城市里,甑锅都已经很少见了。”
“就连很多当地的小孩都不知道甑锅是啥,可想而知放到江城这里,又会有多少人知道甑糕了。”
“不过小伙子你别着急,我们陕西人在江城打工的也有不少呢。”
“我帮你打个广告,我觉得吧,肯定会有人愿意来光顾的。”
“打广告?”
听到大叔的话,陈风愣了一下,下一秒他急忙道。
“那个,大叔,感谢您的好意。”
“我这就是卖一点简简单单的甑糕,不用刻意打广告的。”
大叔掏出手机,对陈风咧嘴一笑道:“小伙子,我说的那个广告不是电视上的打广告。”
“我是在群里给你打广告。”
“我这加了好几个陕西老乡群呢,我还是其中一个群的群主呢。”
在中年人的圈子里,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好像那些大叔阿姨们,都特别喜欢加各种群。
什么老乡群啊,散步群啊,几乎多不胜数,每天早上大家伙都能在群里看到好多什么早上好之类的图片。
大叔拿着手机,拍了一张甑糕的图片,随后发送到了某个群里。
结果还没几秒钟,群里就多出了各种回复。
“甑糕?”
“老张,你回老家了?”
“好久没见过甑糕了,老张你啥时候回家的啊。”
“这甑糕看起来很漂亮啊,应该不是用江米做的吧。”
“好羡慕老张啊,我好久都没尝过甑糕的味道了。”
大叔咧嘴一笑,随后他按住了语音录音键,发布了几条语音。
“你以为我是在老家买的甑糕吗?”
“告诉你们,我在我家小区门口,碰到了一个会做甑糕的小伙子。”
“这甑糕的口味绝了,味道真的很纯。”
“只可惜好像江城这里认识甑糕的人太少了,小伙子都没啥生意。”
“有没有想买点甑糕尝尝的。来照顾一下小伙子生意啊。”
“人家小伙子学做甑糕,还在江城这里做甑糕的买卖,不来照顾一下,人家还以为我们陕西没人呢。”
听完大叔发布的语音,群里顿时就炸了。
“老张,你家小区门口还有卖甑糕的?”
“真的假的?”
“小伙子会做这玩意?”
“我还能骗你们吗?”
老张哭笑不得的把陈风的店铺和甑锅一起拍了进去。
当下群里就有人说道:“我麻将刚散场,好久没吃到甑糕了,我这就散步去你家那,买点回去尝尝。”
“年轻小伙做甑糕吗?确实是挺不容易的啊,我让我老伴也去买点回来。”
正和群里的老乡们聊着天内,一位大妈走到了老张面前。
“老张,你在这买啥好东西吃呢。”
看到大妈,老张顿时便笑道:“是吴姐啊,我在这买我们老陕西的特产,甑糕呢!”
“您要不要尝尝看我们老陕西的特色?这东西可好吃了。”
“甑糕?”
大妈不是陕西人,自然是不认识这个东西,可是看见锅内那十分漂亮的甑糕,大妈有些惊讶道:
“这是糕点吗?看起来还挺漂亮的啊。”
“老张,这是你们陕西的特产吗?”
“嗯!我做梦都没想到能在江城这座城市里看到甑糕这玩意。真的是好多年都没吃到过它了。”
在大叔的极力推荐下,这位被称之为是吴姐的大妈好像有些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