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的原片断断续续拍摄了三年。
姜文导演拍片速度很正常,不像港台导演般十天半个月出一部电影,也不像某戴墨镜的王姓导演,一部电影要拍很多年,拍到后面演员企图跑路,但导演却死活扣住护照不让跑。
当年这部影片之所以拖沓,大部分是因为预算不够。
姜导是拍拍停停,一部分投资祸害完,立刻抽手去找别的投资。
当初投资这部电影的的中博时代,他们董事长陈伟明曾对记者吐槽。
“拍电影是很难回本的买卖,特别是跟姜文合作,这钱啊永远见不着回头。”
这么说不太正确,在赔本卖吆喝多年后,姜文终于以《让子弹飞》叫杨总回本。
跟时常找投资的姜文导演不同,观南从来不需要为投资费心。
几千万对他而言,跟几块钱没有区别。
当姜文导演要咬牙才能从美国进口一辆特制摄影机适应胶片拍摄时,观南哐哐买入七八台台,足以给两个摄影小组都换个遍。
钱绝非万能,却能在某些时候提供方便。
这是姑婆遗产最大的用处。
《鬼子来了》的电影效率不错,尽管观南并未刻意追求,单从不必一遍遍调整灯光、布景、化妆来看,便让拍摄进程加快不少。
时间在缓慢地推进,一晃来到12月初。
今天拍的这场戏很有意思。
为了解决掉东营俘虏,四表姐夫带马大三去找刽子手一刀流。
这位一刀流由杭成老爷子饰。
在四表姐夫的吹捧下,一刀流决定帮马大三这个忙。
【“刀起头落,清风吹过,飘飘然不觉之中,已入仙境,回望塵世,但见刘爷持刀而立,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四表姐夫吹捧。
“他们咋感激刘爷,你知道不?”
“知不道。”
“落地之头,必转九圈,面朝刘爷,眨眼三下……”
镜头转向刘爷,他施施然接话,配合个手部动作:“嘴角子上翘。”
四表姐夫继续说:“啥叫含笑九泉?这便是含笑九泉。”】
演员走完过场,摄影机开始运作,观南坐在导演椅上。
演员们演完,没听见导演叫卡,茫然无措地停在原地。
“……再来一遍。”
观南没解释迟些叫停的原因,招呼着各部门重来。
还是不行。
观南没再试第三次,直接将杭老爷子叫来,“我们俩谈下,剧组其他成员先休息。”
杭成拍戏很多年,也有被导演叫停的经历,并不觉得慌乱,等待观南的说法。
到了他的地位,跟导演的交流便不再是单纯的一方指教,是双方彼此沟通。
这一点他清楚,观南也清楚。
他刚才之所以犹豫正是在考虑。
前世一刀流的角色由陈强老师饰演。很多人听这名字陌生,但他儿子便要有名的多,陈佩斯,陈小二。
陈强老师在《白毛女》中饰演黄世仁,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黄南霸天,都是些经典老片,还能陈佩斯一起出演经典喜剧《二子开店》系列电影。
杭老爷子的处理方式跟陈强老师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两人分不出好坏高低,只是处理方法不同。
然而在一点上,观南始终觉得差一点。
“杭老师,您觉得四表姐夫对一刀流的介绍真实吗?”
在影片中,四表姐夫说,一刀流曾经在慈禧太后、八大臣时期的活跃,这个时期是1861年,那年发生了辛酉政变。
本片发生在1945年,这句介绍词显然是在吹牛。
“当然,我在事前做了考证。”虽然只是个小角色,杭成却也用了不少心,这些常识性的东西,他有印象。
观南抛出第二个问题:“一刀流从一开始就打算杀掉两个东瀛俘虏?
“……”杭老师奇异地没回话。
他好似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观南直接给出答案:“他怕杀东瀛人惹火烧身,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动手,他答应了五舅老爷,却只打算演一出‘清风拂过脖儿’。他不是见到两个“货色”才下定角色,而是从一开始便定了心思。”
“他演了出戏,结清了恩怨,回家去跟四表姐夫分豆子。”
杭成沉默片刻后,缓慢点头:“如果这是导演的希望,我会修改,但是……”他话锋一转,“这个处理并不讨巧,不是对我而言,而是对导演你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