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的反应相当热烈。
东瀛的某一派媒体也给予影评。
东瀛共同社:【我们本国对此段历史只有简单介绍,使得年轻一代不慎了解,这正是个加强较交流的好机会。也许,此类电影文化可以成为东瀛青年了解历史的新渠道。】
每日新闻:【这是一部东瀛人必须看的电影。观南导演没有将日军丑角化,作为东瀛人,影片中的东瀛人形象无可挑剔。这也正解释某些极端主义失败的原因。
这是一部东瀛本土绝对拍不出的电影。东瀛人比起棒子国、华国人或者是任何东亚国家,历史认识都更加薄弱,或者说我们只是不敢负责。
唯有一味地放纵自尊,好像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然而却忘记真正的神明——天照。】
朝日新闻:【影片无疑以自身的强大叩击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观南导演刻画出一位命运无比跌宕起伏的男主角,我们应该以此再次完成对战争的反思。】
只有国内一言不发,除了开幕式发回的报道外,竭力压低《鬼子来了》的影响。
等第一手资料的国人满头雾水。
像个毫无头绪的猹儿到处乱窜。
一贯乱哄哄的互联网竟出奇得安静。
酒店顶楼套房。
观南低头翻阅近期报道。
金秘书站在一旁汇报:
“有人压下了国内多家媒体的报道,不等我们的人调查,官老爷子发来消息,让您静候静音,不要着急。王主任那边也是类似的意见,应该在等最终结果。”
所谓的“最终结果”是奖项颁布。
静候佳音……官老爷子这句话倒是很有趣,什么样的消息才算是佳音?
得奖吗?得什么层次的奖?
观南敲了下桌面,换个方向追问:
“组委会内部情况怎么样?墨菲主席还撑得住吗?”
“墨菲主席一如既往的强硬,但其他人……毕竟是对方的主场,委员会其他人多少抱有顾虑。”金秘书语气迟疑。
“那就别让他们有顾虑。”观南轻描淡写,“听说那群人还要继续静坐?呵呵,让他们闹吧,闹得越大,此事越难以收场。”
……
吉永恵理,一位新入坑的观南粉丝,花了十五万福泽谕吉,才能二手贩子手中搞到一张门票,赶在电影开场前,跟粉丝团的姐姐会面。
对方是团内唯一搞到首映票的人选。
首映放在晚上,日暮缓慢坠落,勾起翩翩涟漪。
在走向电影厅大门的途中,惠理又一次看见静坐团体。
今日他们并没有身着西服,换成素白色的传统武道服,双腿膝跪于地面,上半身挺得很直,双手高捧惨白的横幅。
【【抗议!拒绝无礼导演参赛!请组委会重新考虑!】
【拒绝历史扭曲!】
表情肃穆又郑重,好像在做一件非常具有意义的大事。
咔嚓咔嚓——不少记者围着他们拍照,拍完照后又扬长而去。
倒是警卫科成员虎视眈眈,他们身着防爆服,警惕地瞪着那静坐团体。
惠理上回见到此类画面还是在大河剧中,这些人有下一秒就会切腹自尽的武家感觉。
她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口,随即后悔地捂住嘴,这话显得太刻薄了。
“噗,切腹自尽?你太高看他们啦。”粉丝团的前辈很不屑,她斜着觑眼那伙人,喷出一声冷哼,“他们是一群只敢将威胁放在口头的窝囊废。”
惠理不明所以,前辈也不解释。
两人在检票口兑换,在她们前面的是一位老人,裹得很严实,还戴了个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似乎很害怕别人瞧见他的真面目。
惠理好奇地瞧了眼,又被前辈推着进场。
也是巧了,三人的位置正在相邻,惠理就坐在老人身旁,在开始前,她又好奇地瞧眼身旁的老人。
那老人压住鸭舌帽,将脸庞遮得更加严实。
郝良才揣揣难安,这小姑娘为什么总看他,难不成是认出他的身份?
他是要面子的人,影厅里媒体这么多,要是被人发现,他偷着来看观南的新片,别人还以为他输不起。
在忐忑中,剧组登场。
观南走在最前面,一出场便照亮整座放映厅。
说句不违心的话,观南的那张脸实在很符合郝良才的审美,如果观南是演员,他无论如何也要跟对方合作,只可惜对方是个导演,更无意演戏。
“观殿——啪啪啪——”
身旁响起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