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第一幕是满天白雾中的车灯。
悠扬的乐声,伴随林大悟的自我介绍。
“从燕京回到老家快两个月了……”
之后是一场入殓的戏码。
观南的习惯是从故事开始拍,让演员们的情绪一气呵成地贯通。
于是,前几场戏要在城市中拍摄,讲述林大悟由于剧团解散,承受不了大都市高昂的生活费用,不得不返回老家。
原片中,林大悟是大提琴手。
修改之后,林大悟吹唢呐,才入职燕京本地的一家京剧团。
剧团里面吹唢呐,一听便是个摇摇欲坠,在被老板辞退或主动辞退老板之间反复横跳的职业。
也为后面的剧团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解散带来铺垫。
剧团中要拍摄的戏码不少,为了保证专业度,观南特意让外联跟燕京本地的知名剧团联系。
希望能借用剧团拍摄,顺带再来些好角登场亮相。
观南自然清楚第二点要求是想屁吃,但这不影响他提出。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然后,国家队主动伸出友谊的小手。
观南:“……”
大可不必。
人,一种很贱的生物。
梦想不实现,要大吼“它凭什么不来?”;梦想实现,更要大吼“这不是真的,你们都在骗我”。
命运女神见状都得跑过去,抽对方两嘴巴子。
说要的人是你,说不要的人是你。
你丫,究竟是要还是不要?
观南捂住隐隐作疼的腮帮子,一边怀疑智齿犯了,一边绞尽脑汁地拒绝。
但凡本片剧团戏码多一点,观南都敢厚着脸皮答应。
这只是戏份太少,耽误的那些时间还抵不过正片戏份。
然而,对面的团长老王这么讲。
“我们希望可以借助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到戏曲,更多的观众重新关注逐渐散发生机的老行当。”
观南:“……”
京剧很小众吗?
在他印象中,前世的戏剧迎来了一波复兴的高潮,也曾有过几度出圈的例子,戏腔一度被搞得荒腔走板。
后来一调查才发现,由于某只不讲武德的小蝴蝶疯狂扇动,导致本时空戏剧的崛起相当坎坷。
大剧种如京剧,小剧种如昆曲、淮剧,都活得艰难无比。
那句“因经营不散而倒闭”,不光是为了推林大悟回家的原因,更是个无比现实的当下情况。
老王甚至还喟叹道:“您不愧是大导演,哪怕是背景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生怕给大众带来某些误会。”
哪怕深知观南看不到,还是竖起大拇指。
“别人我不服,只服您一位。”
观南僵硬到连干笑都很难。
他可真没有做任何调查,仅仅是随意一写。
老王不听,老王认准这个真相,老王定下拍摄时间。
“观导,把这几幕交给我们剧团,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出问题,我老王提头来见。”
老王不光安排了剧团中的角儿来出演,还给剧组找了个老戏楼做取景单位。
据说好些年没有开门,听说观导要来拍摄,这才开门接客。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这老戏楼确实不一般。
拍摄出来的样片效果特别好。
搞得观南一度想买下来,后面也有几部戏也要用到戏楼,早些备下拍摄场地,完全不亏。
这建议遭到老王的回绝。
原因简单,这戏楼不是团里的,是他找个老朋友借的。
这是人家的祖产,在不那么缺钱的情况下,不可能买。
老王这人啊,很精明。
一瞧观南的打算,便隐约猜到些什么。
于是,他便对观南说:“您有天要是想专门拍个关于戏剧的电影,我舍了这张老脸也能给您借来。”
观南瞧眼这部戏还没有落定,后面的戏便准备妥当的老王,深觉自己有些像被妖魔盯上的唐僧肉。
不管能不能吃到,捞一口总归是不亏。
与弱不禁风的唐长老不同,他可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观南嘿嘿一笑,简单敷衍两句。
老王听出糊弄,却也没有往心上去。
关系要一点点拉近,慢慢来,总会好。
戏曲演员们上台,从文华配合走位。
彩排缓慢推进。
观南招呼摄影小组。
“顾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