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大庆毒士,庆帝直呼活阎王! > 第42章 濮阳道灾情

第42章 濮阳道灾情

但是,在剧版庆余年的这段时间中,宝坤被范闲打的全身是伤,裹着绷带,成了木乃伊,差点命都丢了。

自己在京时,还能护着宝坤,他若走了,自家愚弟拿什么和范闲斗?

郭志远道:“坤,哥只告诉你两个字,隐忍,不管你和范闲之间有什么恩怨,都要隐忍,而且,你和范闲之间冲突我了解过,有错在先的其实是你,我在京的时候,你犯了什么错,都有我帮你兜底,现在我离京了,你便收敛些,当个好人也未尝不可。”

“等哥回京后,你再做回纨绔也不迟。”

宝坤只是紧紧攥着他的手道:“哥放心,我都听哥的。”

........

两日后。

夜。

濮阳道,铆县。

此地雨幕连绵不绝,天空像被厚重的铅块压低,沉闷的雷声在灰暗的天际轰鸣,仿佛正在预告着更大的灾难。

这座平日里宁静祥和的县城,此刻早已被无情的洪水吞噬。郭志远与范建的马车队来到此地时,洪水甚至尚未完全褪去,依旧能没过马蹄。

范建拉开车帘张望,想看看此地的受灾情况。

郭志远则直接跃上车顶,令自己的目光更加开阔了些。

他看到街道成了汪洋中的孤岛,房屋浸泡在水中,只露出屋顶和阁楼的一部分,仿佛大海中漂浮的碎片。曾

经热闹的市场,如今只剩下几根摇摇欲坠的木桩,无力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家家户户的门扉大开,却不见欢声笑语,只有洪水拍打家具的沉闷声响,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求救呼喊,撕裂着这死寂的空气。

灾民们或聚集在临时搭建的高地上,紧紧依偎,眼神中满是无助与绝望;或挣扎在及腰深的水中,试图抢救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的脸庞憔悴,衣衫褴褛,满身泥泞,疲惫不堪。

孩童们的哭声此起彼伏,混合着大人们安慰却又无力的话语,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

寒风中,篝火星星点点,那是灾民们用湿透的木材勉强点燃的希望之光。他们围坐一起,分享着稀少的食物和温暖,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迷茫,对未来的恐惧,甚至,他们的目光在扫向车队时,眸光中竟是充斥着十足的贪婪。

倘若不是护卫的重甲骑兵威风赫赫,这些灾民恐怕早就一哄而上了。

从受灾到他们赶到才过了五天时间。

灾民们理智尚存,倘若再多饿几日,纵使知道扑上来必死,也定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就在郭志远目睹灾情之际,后方的马车中传来范建的声音。

“郭大人,我们就地搭建粥棚,为百姓开仓放粮,不知郭大人意下如何?”

郭志远并没有因为灾情而动容,但是范建的话,他也没有拒绝,只是提醒了一句:“范大人可要控制好放粮数量,我们此行赈灾带的粮食,不可能够三十二个州县的灾民吃的,您若是在铆县放多了,去下个地方的时候便要好好掂量一番了。”

范建沉声道:“郭侍郎无需担忧,该放多少,范某心中有数。”

.........

.....

郭志远同范建最先来到了受灾三十二郡县中最为严重的铆县。

县太爷在第一波洪水来的时候不幸遇难,县衙的官兵也死的死,伤的伤,郭志远和范建费力寻找,最后只找到了一个在维持秩序的“里胥”。

这里胥是管理乡里事物的公差,芝麻豆大小的小官儿,比村长的等级还低,但也高低是个官儿,两人想了解当地的受灾情况,还是得从官差入手。

濮阳道的防洪大坝便建在铆县。

原濮阳道知府不知所踪,各洲的郡县长官一时间也联系不上。

由于时间紧张,刚一见到铆县的里胥,郭志远便道:“去年精修过的濮阳道防洪大坝图纸,你可知道在哪?”

铆县里胥是为看着六十多的老头儿,后背驼的很厉害,能从汛期活下来真是奇迹。

他双手微颤着同郭志远行礼道:“上官大人,图纸.....应当是保存在濮阳道府衙中,濮阳道府衙建在蕾洲高处,应当是没那么容易被洪水冲垮,大人若派人去找,兴许还能找到。”

郭志远眉头紧皱。

濮阳道各洲郡县的官道早已被洪水淹没,马车无法通行,即便是身怀武功的高手,在随时可能塌房的山林间行走也十分危险,倘若不坐马车,铆县县衙距离蕾州知府所在地至少要三四天的脚程。

郭志远道:“大坝建在铆县,这图纸,在铆县县衙中应该有备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