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开局俘获大小乔芳心 > 第41章 周公瑾出兵讨贼,刘玄德领命御敌

第41章 周公瑾出兵讨贼,刘玄德领命御敌

淮南,六安。

自孙策与袁术暂结盟好后,便开始大力扫荡江东其他郡县,在墨焱与周瑜的辅佐下,孙策的旗帜如同烈焰般在江东各地熊熊燃起,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

昔日的割据势力,或是归顺,或是灰飞烟灭,江东的版图上,逐渐勾勒出一幅属于孙策的宏伟蓝图。

而伴随着其在江东的势力日渐壮大,此前深埋心底的那股复仇之火,悄然间被风势所点燃,愈燃愈烈。

孙策立于江风之中,目光如炬,望向远方,直视那曾经的仇敌的方向。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决心与力量:

“父亲,昔日你死于黄祖之手,孩儿决心为你复仇,如今扬州之地尽归我手,我定会为你报仇雪恨。”

“我必亲率水师,踏破黄祖的城池,以他的鲜血,祭奠您的在天之灵,让世人皆知,我孙家儿郎,恩怨分明,有仇必报!”

兴平五年,春,正在曹操与吕布两位诸侯争夺徐州之时,淮南这边也传来了孙策准备讨伐黄祖的消息。

墨焱闻讯此函,眉宇间不由自主地凝聚起一抹深邃的忧虑,他心中暗叹,此时正是稳固江东之时,实非出兵时宜,对孙策急于向黄祖发难之举颇感不妥。

只可惜孙策复仇心切,犹如烈火烹油,一旦决定,便难以撼动,任凭墨焱如何苦口婆心,言尽利弊,仍是没能劝动他分毫。

夜色下,墨焱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他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作为谋士,虽能洞察时局,却非总能左右人心,孙策的决意,如江水东流般势不可挡。

“仲卿,何故叹气?”

墨焱闻声,缓缓转身,映入眼帘的乃是那风姿绰约、英姿勃发的周瑜,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意,连忙躬身施礼,说道:

“原来是公瑾兄驾临,墨焱失礼了。方才不过是心中琐事,一时难以释怀,故而微叹,倒扰了兄长雅兴,实乃罪过。”

周瑜轻摇羽扇,举止间尽显从容不迫,他嘴角微扬,以一种温和而深邃的语调缓缓言道:

“无妨,还请将军实言相告,究竟是为何事而叹?”

“唉,世事难料,如今将军一意孤行,誓师东进,欲讨黄祖,将我精心筹谋的布局冲刷得支离破碎。我的一番苦心,终究还是未能逃脱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故而在此叹息。”

周瑜微微一笑,劝道:

“伯符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但是此刻天时地利皆备,何不借刘备之力牵制袁术之势,又倚曹操与吕布相持之局,趁此间隙,挥师南下,一举将荆襄之地纳入掌中?”

“只怕一时取不下荆襄之地,反倒是拖慢了掌控江东的节奏。”

墨焱低语,眸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荆襄之地绝非易取之土,黄祖守城的本事更是让荆襄固若金汤。

他忧虑的,不仅是这片土地上的重重难关,更怕这漫长的征战,会成为绊住他东进步伐的沉重锁链,延缓了他一统江东的宏伟蓝图。

周瑜却对此不以为意,而是牵起墨焱的手,说道:

“既然将军如此担忧,不如我与将军立下赌约,不出三月,我便可将黄祖之辈尽数剿灭,将荆襄之地收入囊中,如何?”

“但愿如此……”

回想起历史上的周瑜被守荆州的曹仁屡屡牵制,墨焱只能苦笑一声,眼下一场大战无可避免,他自然不能自乱士气。

在荆楚之地,江夏郡的守将黄祖,身为荆州牧刘表麾下的一员骁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刘表也听闻孙策为报杀父之仇,决定亲征荆襄,深知黄祖之危如累卵,遂遣其侄刘虎,并麾下猛将韩唏,率精锐长矛兵五千,浩浩荡荡,誓要解江夏之围。

那日,天际初露晨曦,江面之上,战云密布。孙策,这位江东小霸王,率领着麾下健儿,与黄祖大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两军交锋,犹如龙虎相争,天地为之色变。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江河。黄祖虽勇猛善战,怎奈孙策麾下将士个个如狼似虎,攻势凌厉,直逼得黄祖大军节节败退,几近崩溃边缘。副将韩晞奋力厮杀,然终因寡不敌众,被团团围在孙策军之中。

"逆贼韩晞,你末路已至,受死吧!"

随着太史慈身形一展,那杆长枪带起一阵刺耳的尖啸,直取韩晞心脉。韩晞见状,面色大变,慌忙提刀抵挡,却只见枪影如龙,势不可挡,瞬间便穿透了他的胸膛。

黄祖眼见大势已去,孤身一人,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犹如惊弓之鸟,最终侥幸逃脱,部下幸存将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