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杨家乐擦掉脸上的水,“不同的鱼价格当然不一样,就看你要什么鱼了。”
他当时放鱼苗的时候,鲢鱼、草鱼、鲫鱼、鲤鱼都放了一些,卖的时候价格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听到有人要买鱼,许春兰动作迅速地小跑回家去拿秤,可不能让这生意跑了。
问的那人要一条草鱼,杨家乐喊价,“本来是打算6毛一斤的,看在同一个村的份上,就卖你5毛一斤吧。”
一听便宜了1毛一斤,又是过年,买条鱼回去给家里添个菜也是好的,那人就同意了。
选好鱼,许春兰麻利地称秤,赵秋花和周宝娟见状回家抱来许多稻草,一个卷草绳,一个用草绳穿过鱼嘴,给那人递过去,杨星染负责收钱。
林欢则在家煮姜汤,再掺上些灵泉水,这么冷的天,在外面吹久了可别感冒了。
买鱼的人乐呵呵地提着鱼回家,杨星染喊了一声:“这过年吃鱼,寓意多好啊,年年有余呢。”
原本还犹豫纠结的村民也加入挑鱼的行列。
鲢鱼4毛,鲫鱼6毛,鲤鱼7毛。
有人嫌鱼太大了,买回去吃不完,杨星染又道:“吃不完可以做腊鱼啊,收得好过完年还能吃呢,偶尔切几块,往灶上那么一蒸,这不也是道肉菜啊。”
对方一听也是,也不纠结了,直接一整条鱼买。
有了杨星染的说法,村民都是一条条鱼买。
四人配合默契,很快围观的村民都买到了自己想要的鱼。
买了鱼的把鱼送回去,然后继续围在水塘边看热闹。
有人就嘀咕起来了,“要不说杨家能挣钱呢,就看刚刚卖鱼的架势,这可就挣了不少钱了吧?还剩下这么多鱼,得拿到镇上去卖吧?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当初这口水塘的承包价格是多少来着?30块钱一亩?”
“好像是吧。”
“早知道水塘养鱼这么挣钱,我也去承包一个了。”
“你这人说大话也不怕闪着舌头,说的好像你承包得起似的。”
“……”
“有些钱啊,就活该是人家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