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爷子家,田现一眼看到桌上摆的一次性碗筷。
靠近观察了下,才发现都是用过的碗筷,但都已经清洗干净。
这是什么风俗么?祭拜亡妻么?
还是别的什么?
想不明白的田现,小心翼翼的开口询问:“韩大爷,这碗筷是干嘛用的?”
听到问话,韩老爷子面带微笑道:“让公子见笑了。”
“小老儿第一天来基地时,公子给的早餐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我就想,装着如此美味的纸碗,定然也不是凡物。”
“于是就留了下来。”
“后来经过公子教导,才明白了后世对此物弃如敝履。”
“不过懂是懂了,可是我还是把这纸碗留下来了。”
这是什么心理?睹物思情?爱屋及乌?
喜欢一碗早饭,所以连带着装早饭的碗也喜欢上了?
没想到一个老大爷还挺感性。
大爷愿意留下纸碗,不是什么大事。田现也没多说什么。
接下来他给三人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空调。
不出意外,年轻人就是问题多。
姐妹两人轮番提问。
“公子,为什么墙上这小小的盒子能吹冷风?”
“公子,风从何来?”
“为什么还能吹热气?”
“公子,电是什么?”
经历过四娘洗礼的田现淡定表示,手机上有度娘,什么不懂问什么。
“度娘是谁,公子母亲么?”
“老夫人在哪?如何见她?”
掏出手机打发了两女,田现随口问韩老爷子在明朝的境况。
经过这些天的观察,他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爷孙三人在明朝的生活应该挺窘迫的。
比如,这么多天了,三个人的衣服都没换过。
依然和第一次见面时,穿的衣服款式一样。
基地里不换衣服款式的只有两拨人,一是汉武帝两人,一是钓鱼城六人。
钓鱼城六人不换款式,是因为铁甲款式就那一种,无法换。
再说六人一开始是皮甲,后来才换的铁甲。他们盔甲里的衣服肯定天天换洗,否则以他们的出汗量,人早臭了。
汉武帝每天穿的龙袍,倒是就一个款式。但那是龙袍,必然是有很多套一样的。
大河村村民穿的粗布麻衣,颜色全是灰扑扑的看起来好似没换衣服。
但是身上的补丁位置却时有不同。
至于大娘三人的衣服。
大娘还好,颜色朴素,换的也不太勤。
十二娘和四娘的衣服,则是既漂亮华美又换的勤快。
一天天的少则两套,多则三四套。而且好几天看不见重复的搭配。
就从衣服这一件事,田现推测韩老爷子生活多半不如意。
所以借着这次‘家访’,田现以拉家常的语气问:“老爷子在明朝那边,住在哪里?”
“应天府,南京城外郭。”
“自己的屋子么?”
“租住在一户农家小院。”
“老爷子以前街头卖艺的收入如何?”
“说来惭愧,只能艰难糊口。”
现在老爷子说糊口艰难,那当年岂不是......
田现知道双胞胎出生没多久,爹妈就都走了。
韩大爷一人把两姑娘拉扯大。
这事在现代社会都不容易,别说是在明朝了。
大爷又是靠街头卖艺为生。这么算起来,简直难度拉满。
简单脑补一下。
明朝一位古人,胸前后背各挂一个婴儿。他要趁着娃娃睡觉的间隙,在街头表演戏法,拿一些微薄的打赏。
孩子稍微长大些,他还要牵着两人。一边防着人贩子,一边表演。
后面大爷再如何带两娃?田现也不往下想了。
他直接开口:“老爷子,有什么困难直接和我说。”
“虽然在明朝我帮不上什么忙,但多少能帮你想想办法。”
听了这话,韩老爷子拱手作揖道:“公子有心了,小老儿若有困难一定说与公子听。”
得!
这是变相的拒绝。
看来韩老爷子面色谦卑,心有傲骨啊!
既然韩老爷子拒绝,那田现就直接硬来了。
他抓住衣服这个点,强硬的说:“那就先听我的,在后世买些衣服换着穿。”
“老爷子身上这的衣服也该换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