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二楼果然遇到了霍去病,他此时正窝在沙发看书。
看见田现上楼,霍去病又准备起身相迎。
这如何使得?病人要有病人的样子。
田现一个箭步搀住霍去病,小心的把他按回沙发。
这才热情的给双方做了介绍。
听完介绍,诸葛亮站在茶几旁,满脸崇敬的向坐在沙发上的霍去病施了一礼。
而后才激动的开口道:“骠骑冠军,饮马翰海,封狼居山,列郡祈连。”
“今日得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将军,实乃亮三生有幸!”
霍去病这些天读得的都不是历史书,所以他对于诸葛亮的生平毫无了解。
不仅如此,他对自己在史书中的评价毫无概念。也并不清楚在汉末三国时期,自己的影响力有多大。
于是,面对彩虹屁,霍去病只微微一笑,指指沙发说:“请坐。”
而后习惯性自谦道:“阁下过誉了,去病所做,皆是为陛下尽忠职守而已。”
“且军功非一人之力,实乃陛下英明,将士用命之果,去病不敢独占其功。”
诸葛亮提了提衣袍,在田现的示范下,坐到沙发上继续歌颂霍去病的丰功伟绩。
田现在旁边,看着诸葛亮跟冠军侯聊天时,一脸崇拜的表情。
心里纳闷。
这不活脱脱一个追星族吗?
记忆中的诸葛武侯不是神机妙算、高瞻远瞩吗?而且其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从今早见到诸葛亮的第一面起,身长八尺、面如冠玉这些形容词,田现认为实至名归。
从小建立的诸葛武侯形象也因此更加立体、真实。
按他想法,霍去病和诸葛亮应该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两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也是半斤八两,相差不多。
可眼前犹如粉丝见面会的场面,田现一时半会儿无法理解。
何至如此?
想不通就不想,田现放弃思考。
任由两位古人聊天,他则为诸葛亮准备后世史书。
翻找一番后发现,正经史书只有《汉书》、《后汉书》以及《资治通鉴》。
汉书对于诸葛亮来说肯定是看过的,后汉书貌似只记载到汉朝灭亡。
资治通鉴则是汉末三国部分不够详细。
对诸葛亮帮助最大的史书,应该是《三国志》。
想到就做,田现掏出手机买买买,一不小心买了整套的《二十四史》。
这样以后古代的文化人来后世,想了解啥就自己去看。
再不用他多费唇舌。
田现把《后汉书》放到诸葛亮面前的茶几上说:“史书不全,卧龙先生先看这本。过几天神州二十四史就到了。”
“有劳郎君了。”诸葛亮晃晃羽扇,点头谢过。
“先生可以称呼我,公子。”田现总算对诸葛亮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公子费心了。”
诸葛亮对田现笑了笑,转头继续和霍去病聊去了。
两位都是田现的偶像。
小学的时侯听丞相的故事长大,所以有了幼时偶像诸葛丞相。
中学时追寻冠军侯的事迹,为中二之魂添砖加瓦,因此有了少年时的偶像霍骠骑。
而今眼巴巴看着,幼时偶像诸葛丞相,想尽办法搭话聊天。
少时偶像霍骠骑,则每次给予简短回复。
这两人的互动表现,让田现心中的滤镜裂了一道口子。
总有种画中人走到现实,变了形的感觉。
不忍心再看下去,他干脆去巡视影视城了。
影视城内,田现信步走着,心里盘算。
丞相在影视城的工作很简单,扮演才子。
和汉武帝、冠军侯这样的历史名人一样,直接本色演出就够了。
这样的话,就代表丞相每天没有固定的事情可做。
诸葛亮在后世无所事事?!
那丞相为何留在后世景区?对景区没有贡献,基地又为什么非要留下丞相?
基于利益,这话没错。
可这不符合田现本心。
他的本心没别的,就一句话。
有钱难买爷高兴!
作为神州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完美人物,丞相有太多的遗憾没有完成!
出师表里最后一句: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道出了多少无奈?
这何尝不是田现的意难平?
田现想要改变这一切,他想要丞相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