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满足。
与这位天才作家的见面、交流的心愿已经完成。
这意味着除了学术访问,他来中国的旅途的目标完成一大半。
现在也该做正事了。
教授取出纸笔,索性在休息室的办公桌上写起了论文。
这一次很快就进入状态,思维流畅,堪称下笔有神。
他对儿童虚构理论的理论框架构建更进一步。
不过好景不长,一个小时后,教授又卡壳了。
“嘶……”
他抓着笔,看着空白的纸张发呆许久,用力抓着本就不多的头发,神情痛苦。
这种进退艰难的感觉与方才流畅自然相对比,无疑让他更加抓狂。
最终教授烦躁把笔一扔,整个人扑通一声扑到桌子上,闭眼休息。
不知趴着过了多久。
安塞尔教授不由自主的回忆起,刚才和那个年轻人聊天的画面。
这并不奇怪,人在烦躁的时候总会胡思乱想。
“潜水艇,牧羊,畅销……”
“是成年后对童年的回忆罢了……对童年的回忆!”
“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创作,也是因为这个……因为成人对童年回忆,所以才创作儿童文学……”
教授想起程开颜的这句话,他低着头,沉思许久。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眼睛陡然亮了起来。
教授自语道:“用虚构来形容并不精准,它只试图诠释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虚构化,但并没有触及到事情的本质!
恐怕不只是儿童的形象是虚假的,就连儿童文学被创作出来的初衷,都不是因为儿童,实际与成人相关……”
“嘶……”
想到这里,教授整个人忽然坐了起来。
他双手按在桌子上,神色激动的望着对面的墙壁,自语起来。
好像……找到了方向?
教授惊讶地发现一个事情,真如乔治所说那样,程开颜帮到了自己。
这次的灵光一闪,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理论研究路线的偏离,还找到了新的方向。
但无论是修改,还是重新开始,都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
教授开始在笔记本上详细的记录刚才的灵感,以及试图往深处挖掘分析。
十几分钟后。
他放下笔,望着窗外开始往下飘落雪花的天空,自语道:“果然,不是有了新方向,论文就能一蹴而就的。”
安塞尔教授有种预感,这篇论文恐怕自己写不出来。
一来旧有的儿童虚构理论桎梏了自己。
二来改变论文课题方向,意味着先前的所有努力全部白费,从零开始。
“算了先放放吧,等回国了再说……
不过现在程的出现让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有了新的认知,我或许可以和他们儿童文学专家交流探讨一二,说不定会得到一些灵感……”
安塞尔教授虽然惊喜于程开颜带来的灵感,但并没有将目光放在他身上,也没有选择再把他找来继续刚才的话题深入探讨。
毕竟程开颜只是作家,而非研究儿童文学的学者。
……
中午,讲座即将结束。
安塞尔教授从休息室出来,找到乔治,商量道:“我决定在北师大的交流多加一天,我们后天聊聊中美儿童文学的发展与理论如何?”
“儿童文学?老实说您早就该和他们聊聊儿童文学了,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乔治点点头,因为论文研究卡壳,教授这次来中国是来换换心情,不准备碰儿童文学相关的东西。
但现在的变化,恐怕是因为……
想到这里,乔治问:“您今天和程的交流如何?”
“很不错,乔治真如你所说的那样,程他给了我一些创造性的启发!”
安塞尔教授现在已经平静下来了,但提到刚才的新发现,脸上不免浮现一抹兴奋的红晕。
“果然和程有关,这件事情您上台去宣布吧。”
乔治若有所思的的点头,带着教授走到台上。
此时台下的观众们,见此情景,纷纷抬头看上来。
程开颜等人也在其中。
“这位老教授可没上来交流过,这次上来做什么?”
蒋子龙好奇地问。
“不清楚,不过明天交流就会结束,可能是做个告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