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的事情解决后,花蕾心里很是开心。-s?o,e¨o\.!i\n!f.o,九月中旬,上京城的工部人员也到了西昌。这次他们一共来了六个人。
一方面,他们要在当地召集人手,修缮所有的粮仓。另一方面,还要给两个新粮仓选址。花蕾让工房的郝时节对接所有的事情外,自己就放开了手。
因为接下来,又到了玉米收割的时间了,花蕾会很忙。今年,虽然因为蝗灾的事情,带来了一些损失。
不过,好在玉米被保护的密不透风,损失并不是很大。所以,收缴回来的玉米税粮数量还是很不错的。
而柏里云军营里种植的玉米,因为前期的烧苗,还是影响了一些亩产量,平均下来,比官田这边,每亩少了五六十斤。
不过,他还回来的玉米种,却是一点都不小气。在花蕾原来的基础上,首接又多送了两成过来,让花蕾很不好意思。
不过,看到穿着军营特制服饰的这些兵丁,拉着十几车满满的玉米,都首接送到了府衙门口了。
花蕾也就不再矫情,说再让他们带回去的话,因此,客气了几句,也就全部收下了。
顺便,也请这些送玉米回来的兵丁,在府衙的膳堂里吃了一顿便饭。\x\i-a.o?s\h-u?o!h-u!a·n?g¢.^c?o′m,严山林,向学文,廖小强几个,也终于近距离的看到了花蕾。
果然,和想象中的一样,花大人不仅长得好看,还非常的亲和,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看到他们满头大汗时,还贴心的让膳堂把冰镇的绿豆汤,给送上来了。
和其他高高在上的知府大人都不一样,不仅和自己同桌吃饭,看到自己几个时不时的偷偷打量她,她也不生气。
只是笑眯眯的劝自己几个多吃点,离开的时候,花大人还给自己送了不少的咸鸭蛋,还有腐乳和腌制小菜。
还遗憾的和自己几个说,因为天太热,香肠,腊肉这些最近没送过来,不然也可以送一些给他们。
花大人真好啊!向学文,廖小强几个,带着花蕾送的好东西,回了军营准备炫耀去了。
这次,柏千户长去边疆线上巡防去了,亏大了。向学文心里暗自道。
而韩大舅的来信,就比较遗憾了。因为西宁府遭受了旱灾,又遭遇了蝗灾后,借给韩大舅的三百斤玉米,只收回了不到两百斤的玉米。+1_8+0~t·x-t~..c_o\m,
所以,在收到韩大舅的信件后,花蕾也回复了他,不用急着还,收回的两百斤玉米,今年继续留种种植好了。
一旬后,西安府的鲍知府也给花蕾写来了报喜的信件,西安府的玉米种植,每亩都有六百二十斤的亩产。
作为第一年种植,这个产量己经是相当的不错了,花蕾也很是高兴。而长凉州这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今年的荔枝坎吉纳,他们己经开始在做了。花蕾让他们帮忙准备进献给盛武帝的荔枝,他们是挑了最好最新鲜的。只等花蕾的马车商队了。
听到送去上京城的荔枝己经全部准备妥当,花蕾立马让自家的护卫赶去了长凉州,然后带着今年的新鲜荔枝,日夜兼程的向上京城赶去。
其余的,今年还是需要花蕾的船只帮忙运送到上京城售卖。不过,他们也会派几个人,跟着田笑府一起去上京城学习。
把荔枝卖完后,他们顺便想去江南的造船厂看看,订制一条船。另外,他们也己经在物色骡子了。
除此之外,他们也和其他想分一杯羹的人,达成了统一的协议。到时,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争取把长凉州的荔枝产业做的越来越好。
而且,他们也听取了花蕾的意见,买了几个荒山,准备开始种植荔枝树了。看着厚厚的一沓信纸,花蕾心里满意。
授人以渔正在一切向好。以后自己会慢慢抽身,让他们自己顶起事来。高兴的事情一件接一件,荔枝的事情非常顺利的进行着,这边的高粱也成熟了。
趁着天气晴好,百姓们开始收割高粱。这个收割方法,鲍知府也在信件中提到过。
一般都是使用剪刀,在高粱成熟后,靠近高粱穗的地方,将其剪下,然后用手将高粱种子搓出来,这个方式比较快。
但是,考虑到西昌府有脚踏脱粒机,花蕾还是改变了收割的方法。让人把高粱穗下面一臂长的地方剪下。
然后扎成小把,晾晒几天,和水稻脱粒的方法一样,在脚踏脱粒机上给高粱脱粒。果然,比用手搓高粱种子,快多了。
最主要的还是,高粱穗脱粒后,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