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
背负长剑的多宝道人驾云而走,不知越过几处山川,寻着自家弟子生前“足迹”,终于悬浮于朝歌城头之上。
俯瞰着脚下人间最为繁荣昌盛之地,多宝道人只觉怒火冲腾,他背后长剑微微震动,正欲伸手拔剑,却被一只大手按住剑柄。
身穿九色羽衣,手持羽扇的孔宣,手中羽扇轻摇,大手发力,将出鞘些许的长剑,重新推出剑匣,这才一手负后,嗓音冷淡道:
“此地非尔撒野之地,如贫道所料不错,那身死道消的女子道人,同尔为师徒关系,对否?”
闻言,多宝道人身体有些僵硬,他缓缓回首,眸光死死的盯着孔宣脸庞。
“吾徒无故身陨人间,尔等灵教扶持此地,贫道此来,需讨要一个说法,否则,难善了。”
听着多宝道人威胁的语言,孔宣当即眉头一皱,他嗓音愈发冰冷道:
“道友不妨俯瞰一眼人间大地,此赤地千里之景,皆拜尔徒所致,道友是否需要,先行给予吾等一个说法?”
闻言,多宝道人脸庞浮现一丝讥笑,只是低头打量了一眼人间大地,不由嗤笑道:
“许些生灵、川泽、气运罢了,没了便没了,有何交代?贫道需向何人交代?”
“吾徒身死此地,贫道此来,并非只为道理,道友若不满,他日自去东海伏尸百万,只要不属吾截教之弟子,贫道绝不言语半个不字。”
此言一出,孔宣非但未曾恼怒,反而朗声一笑,他侧过身去,不再阻拦多宝道人道路,朗笑道:
“好一个不讲道理,既如此,道友自去便是,只要不伤及吾灵教弟子,此人间帝王城,其内万万生灵,头颅自取。”
孔宣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勾勒一抹弧度。
“只怕道友……未必有此胆量。”
言罢,孔宣脸庞笑容褪去,他手中羽扇轻摇,一步跨出,身形自天幕云头消散。
好言难劝将死之人,且对方此来,并未抱着善了之心,即便告知那女子道人非灵教所斩,多宝道人恐断然不信,反而令后者更为记恨、恼怒,故而,不必再言,无需再言。
看着孔宣离去的背影,多宝道人怒极反笑,大手赫然握住背后剑柄,一尊巍峨法相蓦然悬浮于朝歌王城之上。
“出来!随贫道斩开此方天地!”
多宝道人大喝一声,如晴天霹雳,霎时间乌云滚滚将天穹大日遮掩,风声大作,气象之恢宏,大有一剑逆乾坤之势。
朝歌城中,方历经天火,余灾未尽,此番又遭仙人剑断山河,百姓早已苦不堪言,皆认为此乃商汤覆灭之兆,不由心灰意冷,却是不再指责帝王,而是谩骂周天神佛。
最先有所感应的,却是占据人族气运最为浑厚者。
天外天,娲皇宫。
于高台之上闭目打坐的女娲,骤然睁开双眼,察觉到人族香火气运再度流失,她脸庞骤然冷若冰霜,不曾想,区区一截教弟子,胆敢逆天行事,商汤气运虽尽,然,仍有一十四载。
“滚滚大势,岂是尔一人可逆也,当罚!”
女娲轻喝一声,伸出修长的手指朝着身前虚空一点,便洞穿两界屏障,一束金光落于朝歌王城之内。
东方腹地,首阳山。
八景宫外,身形高大的老子道人,双手驻在栏杆外,感受到自身气运的流失,不由眉头一皱。
“截教之徒,愈发放肆,便趁此时机,给予警示一番。”
言罢,便见老子道人手中并无动作,只是抬头朝着东方,嘴唇蠕动。
朝歌城内,一束金光自天际显化,直直照落于,那时常盘坐于屋顶的少年眉心。
便在多宝道人手中足可逆转乾坤,颠倒日月的一剑,当头落下之际。
一道赤色大火,自朝歌城内拔地而起,竟将其将多宝道人法相一剑,阻拦于王城之上。
三头六臂,眉心一道赤色火纹,双眸充斥金光的哪吒,脚踩风火轮悬于半空,六手同时抵住火尖枪枪身,将多宝道人灵宝长剑挑开,嗓音淡漠不参杂丝毫的情感,一字一顿道:
“奉女娲娘娘之命……”
闻听,多宝道人脸色一变,不曾想自身一剑,竟惊动圣人。
想到此处,多宝道人正欲收剑回鞘,忽觉自身如陷泥泞之中,竟一时无法动弹,低头俯瞰间,便见一幅乾坤图,不知何时已经于足下化作阵法,其内乾坤扭转,不见日月,天地以黑白而分。
“哞~”